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宁陵融媒 李亚丽 乔颖 王伟俨 王浩哲(实习)
记者走进宁陵县石桥镇万亩标准化梨园示范基地,科技元素随处可见。河南老坚决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杜华向记者展示着技术革新成果:“通过矮化密植技术改良的秋月梨品种,不仅将挂果周期缩短40%,还实现了亩产4000斤、单价达普通酥梨3倍的突破。”经测算,采用新技术的梨园每亩收益可达1.5万元以上,真正体现了“小个头 大产值”的现代农业特色。
果农解远杰手持自主研发的“宁陵三号”点花器,在金色花粉中精准授粉。她一边点花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每天授粉作业能挣150元工钱,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如今,全县3.2万农户嵌入梨产业链,户均年增收超8000元,农闲时节变身“产业工人”成为新潮流。
依托“花经济”的强劲拉动,宁陵县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当地已建成12个智慧梨园示范基地,开发出梨膏、梨酒等18个深加工产品。投资3亿元建设的果蔬冷链物流产业园,孵化培育了7家大型电商企业和500多名电商带头人。今年梨花盛开时节,该县推出非遗展演、梨园欢乐跑等12项文旅活动,预计吸引游客300万,带动餐饮、住宿、农特产品等消费增长40%。
宁陵县通过“智慧果园”系统,精准分析果园的需水量、需肥量,实现全县梨园管理“云端种梨”的智慧转型。果农通过智能App就能完成果树管理。前不久,南京农业大学与宁陵县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南京农业大学宁陵梨产业研究院。将围绕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定位,建设集研发、培训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试验基地,目标是让宁陵成为全国梨产业发展的样板。
河南省宁陵县被誉为“中国酥梨之乡”,金顶谢花酥梨已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当春风拂过,22万亩梨花便竞相绽放,连绵数十里,形成一片壮观的白色花海。如今,科技创新正为这片古老梨园注入新活力,助力“花经济”带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从传统耕作到“区块链+地理标志”的智慧农业,宁陵县正以花为媒、以技为翼,向着2025年梨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目标迈进,用科技创新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