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4月21日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复活节期间达成的30小时临时停火已于当地时间21日0时正式到期。

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俄方明确表示无延期计划,乌方则称将继续采取镜像原则。



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停火宣布后,乌军对俄方发动了444次炮击和900次无人机袭击,造成平民伤亡、民用设施受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1日凌晨表示,俄军20日违反其单方面宣布的停火承诺超2000次,包括96次突击和1882次炮击,主要集中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

双方你来我往的“互指”,使得所谓停火彻底沦为政治表演场,战场上依旧硝烟弥漫,炮声不断。



事已至此,所谓的“复活节停火”再次沦为战场讽刺。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于当地时间2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本周能达成协议,届时,两国都能开始与美国“做大生意”。

要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此次复活节停火前高调表态形,宣称“鼓励和平努力”,并在白宫记者会上宣称“华盛顿愿意推动人道窗口”。

但在实际操作中,美国并未推动任何实际监督机制,也未提出任何具有约束力的执行方案。



美国对乌提供的远程火箭系统、高精度弹药与情报支持已成为乌军当前战术推进的支柱,而俄罗斯对此的回应则是进一步扩大对西方武器库和运输线的打击力度。



停火协议在这种军事现实面前显得极其荒谬,更像是一场为西方政客争取“和平努力”标签的新闻秀。

这并非俄乌战事中第一次出现“停火协议即失效”的闹剧。

无论是早期的“黑海粮食走廊协议”还是“人道主义走廊”,每一次名义上的缓和,都在军事现实面前迅速崩塌。



从目前乌克兰方面公布的袭击频率与前线侦查报告判断,俄军在多个战线仍维持较强攻势,包括使用无人机和高精度火炮进行边线打击。

即便一些亲俄军事博主称前线“活动减少”,但这更多反映的是战略转进或火力节奏调整,而非真正停战的迹象。



现阶段的俄乌冲突,就是俄罗斯在现实中暴打乌克兰,在心理上拿捏美国。

泽连斯基在现实层面没有抵抗能力,特朗普在心理层面缺乏抵抗意志。

欧洲那边,据说又开了一次谈对乌军援的会议,结果参会的美国务卿鲁比奥,转头就跟俄外长拉夫罗夫通报了情况,俄罗斯也是够狠,在官方渠道把这个消息发布了出来。




按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乌克兰所有外援被切断,俄军加大攻势,打到第聂伯河沿岸,甚至一路打到基辅。

到时候不管泽连斯基还是不是总统,他都只能签“城下之盟”,而特朗普呢,可能还会宣称,俄乌终于恢复了和平,我们一起来做生意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