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巴东通联记者 焦国斌 范宏霞)4月19日,走进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现代梨园,无人机操控员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细密的“药雾”均匀地喷洒在梨树间。令人惊叹的是,仅用半天时间,上百亩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便宣告完成,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效能展露无遗。
无人机“飞防”作业
“500亩梨园若靠人工进行病虫害防治,需要40个工人连续工作10天,人工成本高达2万多元;而使用无人机,仅需2到3名飞手,2天就能完成全部作业,费用仅五六千块钱,省时又省钱。”梨园基地负责人穆世银算了一笔账。
作为地处鄂西山区的农业县,巴东面临着地形起伏大、果园分散不规则的作业难题,对无人机操作精度提出更高要求。今年,当地引入搭载智能导航系统与传感器的植保无人机,通过预设航线、自动识别果树位置和高度,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作业,成功破解山地果园飞防技术瓶颈。
近年来,巴东县持续大力推广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动农业从地面机械化向空中智能化延伸,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便捷化、高效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让科技之光照亮山地果园,助力农民丰产增收。
| 来源 : 云上恩施
|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