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凝聚家庭、社会、司法三方合力,2025年4月18日,华龙区人民检察院特邀华龙区人大代表张俊娟,为十余名案涉未成年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专题讲座。
活动以《“法”护未来·“家”倍关爱》为主题,通过法治宣讲、案例剖析、互动交流等方式,推动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责任落实,助力迷途少年重回正轨。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家长朋友了解到“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还通过大象新闻微信视频号对此次讲座进行了全程直播。
讲师张俊娟简介:华龙区第九届人大代表,华龙区人大代表俊娟家事服务工作室负责人,河南航塔律师事务所律师,濮阳市中和家事服务中心副主任,濮阳市家事法律服务委员会副主任,濮阳市华龙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华龙区“3+3”师资库讲师团成员。从事家事法律服务6年,荣获“濮阳市'最美巾帼法律明白人’荣誉称号”。多次在濮阳日报、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媒体刊登发表,省、市、区多级领导到工作室调研。
“这个孩子因长期逃学、打架被移送审查起诉,但当我们深入家庭走访时,发现父母忙于工作,连孩子辍学半年都毫不知情……”讲座中,张俊娟结合心理学知识,通过真实案例剖析监护失职的危害,指出涉罪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情感饥饿”“行为失控”等问题,呼吁家长主动学习科学教育方法,建立平等沟通机制。
“孩子犯错后拒绝交流怎么办?”“如何重建破碎的信任关系?”面对家长困惑,张俊娟代表以共情式沟通为突破口,讲授了“自我对话”“情绪介入沟通”“环境场域理论”“非暴力沟通技巧”等实用工具。建议家长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行动示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张俊娟在讲座中多次强调,家庭监护缺失、教育方式不当是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法律已明确家长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主体责任,父母需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既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更要注重心理引导和价值观的塑造。
参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厅
讲座结束后,检察官段文、孙贝贝带领家长们参观了“豫”见未来·春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在第一展厅,向大家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监护职责的条款,通报了辖区涉未成年人案件特点,警示家长“放任不管、简单粗暴或过度溺爱,都可能将孩子推向违法深渊”。
在第二展厅,展示了一名因盗窃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书写的忏悔书“如果父母能多听我说说话,多跟我讲讲道理,可能我就不会做错事了。”看到这里时,参观的家长深受触动,承诺会加强亲子陪伴、改进教育方式。
在第三展厅,当看完检察机关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视频介绍后,一名家长感慨地说道:“过去总用打骂解决问题,今天才明白,真正的教育是爱与规则并行。”
家庭监护不缺位,司法保护不越位,社会支持不错位。此次讲座是华龙区人民检察院进一步落实“督促监护令”制度的实践和创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携手社会各界力量,以法治温度融化坚冰,以责任共担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共同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屏障。
审核:张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