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1日讯(记者 李冬阳) 4月19日,由北京市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主办的以“以茶为引 以香为媒——重构城市慢呼吸”为主题的“茶·香节”开市。同时,万红路慢生活街区“2025春醒计划”也正式拉开帷幕,旨在助力北京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推动文化+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高效、功能业态完善的商圈体系,构建商业消费空间新格局。


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茶·香节”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作为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重要举措,本届“茶·香节”通过茶·香多元活动、消费场景创新等,生动诠释茶·香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感官体验场景,倡导慢品、慢制、慢聊的城市疗愈生活方式,为市民带来一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心灵相结合的文化盛宴。


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茶·香节”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届“茶·香节”将持续到4月27日。活动对园区的主干街区、中央广场等空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合理利用,分成了四大体验区:原叶茶品鉴区、新茶饮体验区、创意文化市集区、沉浸式舞台区。原叶茶品鉴区将向游客展示红绿茶类、乌龙茶类、黑茶类和黄茶类。新茶饮体验区将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消费者提供不同口味的茶元素饮品,还有跨界融合品如茶味冰淇淋、茶酒特调和茶咖。文化创意品是创意文化市集区上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术品、DIY制作等待消费者选购。在沉浸式舞台区,游客可以边品茶边欣赏功夫茶艺秀、茶山民谣,也可以参与到茶·香文化的答题互动中。为促进消费升级,园区向商户发出邀约,面向市民游客发放代金券,消费者持券到任何店铺内可进行等额消费,作为消费总额抵用券使用。


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茶·香节”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5春醒计划是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今年的重点公共文化活动,从4月份到年底,园区将陆续推出丰富的户外消费场景,举办面包节、啤酒节、咖啡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内容策划上,迎合人们对健康生活、沉浸体验、潮流文化等消费的新需求,充分发挥步行街、中央广场的消费主阵地作用,搭建满足消费升级的新平台,为文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注入新动能。


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茶·香节”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据主办方介绍,为充分落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实现提振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示,结合“慢下来的生活理念”,让“卷”不作为必需品,万红路慢生活街区应运而生。街区融合工业遗存与艺术设计,打造松弛惬意的都市休憩空间,通过“小而美”的餐饮、文化体验业态,为年轻群体提供文艺与烟火气共生的社交场景,营造心灵疗愈地,形成差异化消费吸引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万红路慢生活商业街区“茶·香节”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