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师生代表赴安徽博物院参与“大美黄山——黄山主题绘画特展”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笔墨绘黄山·商道承古今”为主题,通过艺术审美、文化传承与商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博物馆+课堂”育人新模式,为新时代商科人才培养注入文化基因与创新动能。

文化厚度:以黄山“双遗产”为媒,赓续徽商精神根脉

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不仅是自然奇观的代名词,更是徽州文化的精神象征。本次特展展出了程邃、梅清、石涛等明清画家百余幅黄山主题作品。

学院专职辅导员、美术学硕士陈海艳在讲解中重点剖析了画作中蕴含的“徽商精神”:“黄山奇峰的坚韧、云海的包容、松石的品格,恰如徽商诚信重义、开拓创新的商业伦理,郎静山摄影作品《绝嶂回云》以集锦技法融合中国画意境,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教育深度:跨学科融合打破边界,激活商科育人新场景

学院紧扣“艺术+商业”跨学科理念,将美育融入商科教育。党支部副书记徐樊指出:“传统商科教育偏重理论,而黄山画作中的构图逻辑、色彩运用、意象表达,能够启发学生从美学视角思考品牌设计、营销策略等实际问题。”

陈海艳结合自身艺术与商科交叉背景,引导学生将“黄山意象”转化为商业案例:如从渐江画作的简约线条中提炼极简主义品牌设计思路,从刘海粟泼彩技法中借鉴产品视觉冲击力营造方法。这种“以艺启商”的教学模式,为学院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开辟新路径。


战略高度:服务“大黄山”文旅布局,彰显高校使命担当

安徽省“大黄山”战略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亟需文旅融合创新型人才支撑。学院书记助理张世霖表示:“本次活动是学院践行‘社会即学校’理念的缩影。我们通过解读黄山艺术IP的产业化潜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展览中,吴冠中《忆黄山》的抽象表达与黄宾虹“五笔七墨”技法,启发了学生对黄山文创产品开发的头脑风暴。学生骨干王婧同学表示:“作为商科学子,我们不仅要懂财务报表,更要读懂文化密码。黄山的美学价值与商业价值融合,正是‘新文科’教育的生动实践。”

育人实效:党建引领铸魂,多元协同培根

此次活动由学院党支部统筹,融合党建、思政与专业教育。徐樊在总结中强调:“我们以黄山画作为‘思政教材’,让师生在艺术熏陶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徽商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

此次研学是工商管理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通过链接博物馆资源、重构课堂形态、赋能地方发展,借鉴“行走的思政课堂”经验,着力打造“商科+非遗”沉浸式课堂,计划引入黄山非遗传承人开展徽派建筑、茶文化等主题工作坊,探索出一条“文化铸魂、美育润心、商道赋能”的特色育人道路,为新时代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黄山答卷”。

(张世霖 张楮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