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且安全的基因递送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从靶向治疗、基因编辑,到 mRNA 疫苗与细胞工程,递送系统在核酸分子的稳定性、表达效率及临床可行性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内分子行为理解的加深,新一代递送技术逐渐兴起。西湖大学研究团队联合西湖凝聚体平台,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生物凝聚体机制构建的核酸递送系统——ProteanFect™,为原代细胞及难转染细胞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该技术成果已在 2024 年 ASH 国际血液学年会口头报告中首次亮相,并将于2025 年 ASGCT 国际会议再次以口头报告形式分享其科研进展。
本文将简要回顾基因递送技术的发展脉络,并重点介绍凝聚体递送的机制原理、技术特性及其在科研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一、凝聚体递送:来自细胞天然机制的启发
细胞内存在广泛的“无膜区室”结构,称为生物分子凝聚体(biomolecular condensates),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机制由蛋白质和核酸等组分自发形成,参与核糖体组装、RNA剪接、DNA修复等关键生命过程(Banani et al., 2017, Nat Rev Mol Cell Biol)。
受到这一天然机制启发,ProteanFect™ 利用经工程设计的内源蛋白,在体外与mRNA、siRNA 或 pDNA自组装形成稳定纳米颗粒。该凝聚体可通过细胞主动内吞机制进入胞内,在保持核酸活性的同时实现快速表达,并经由天然蛋白代谢路径降解,从而显著降低毒性。
图1. ProteanFect通过内源蛋白与核酸在体外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颗粒
这一设计使ProteanFect™ 在递送效率、生物相容性与适用范围上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适用于对转染条件较敏感的原代细胞和临床级应用。该技术不仅推动了基础研究进展,也为精准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向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其中,ProteanFect™ 在免疫细胞领域的应用表现尤为突出,相关研究成果已入选 2024 年 ASH 国际血液学年会口头报告,并将于 2025 年 ASGCT 国际基因与细胞治疗大会上再次以口头形式发表,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图2. ProteanFect成功转染人或小鼠原代T细胞(图为mRNA转染24小时后的检测结果)
二、为什么可以用凝聚体做基因递送?
ProteanFect 核心原理基于人工构建的生物分子凝聚体,它们具有以下递送机制特点:
通过工程化蛋白与核酸自组装形成纳米凝聚体颗粒
通过主动摄入机制进入细胞,避免对细胞膜结构造成破坏
在胞内高效释放核酸分子并降解蛋白壳,保证递送效率与安全性
研究表明,凝聚体结构可富集特定分子、形成局部高浓度反应区,有助于核酸稳定性及表达效率提升(Keating et al., 2020)。这些颗粒通过细胞主动摄入机制高效进入细胞,快速释放核酸以实现基因表达,而蛋白部分通过天然代谢途径降解,显著降低毒性。这种基于凝聚体的递送机制确保了 ProteanFect 在多种细胞类型中的高效性和生物相容性,为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基因递送技术的演进历程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们就期望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改变细胞功能,但彼时只能依靠粗糙的化学方法,效率低下且不可控。随着数十年的技术迭代,基因递送技术经历了多次革新,从化学递送、病毒载体、脂质体递送、电穿孔到如今的 ProteanFect,每一步都试图突破效率、毒性和适用性的瓶颈。下图简述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以表格对比其局限性。
图3. 基因递送方法演变时间线
传统基因递送方法的局限性
这些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在原代细胞和难转细胞系中尤为突出,限制了基因治疗、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的临床转化。ProteanFect的出现,通过凝聚体递送机制,为基因递送提供了高效、低毒、广适性的全新解决方案。
四、凝聚体递送的优势与科潜力
ProteanFect 的凝聚体递送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为核酸递送提供了全新范式:
1、高效递送:在人/小鼠原代T细胞、NK 细胞、CD34+造血干细胞等细胞中实现 70%-95% 的递送效率,远超传统方法。
2、低毒性:内源蛋白的天然降解机制确保对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干扰最小,适合脆弱的原代细胞和临床级细胞制备。
3、广适性:支持多种核酸类型(mRNA、siRNA、pDNA)和细胞类型,包括难转细胞系(如Jurkat、THP-1、Raji)及非哺乳动物细胞(如大黄鱼间充质干细胞、牛肾细胞)。
4、操作简便:标准化流程无需复杂设备,实验重复性高,易于实验室和临床操作。
ProteanFect 的强大核酸运载能力使其在科研重展现出巨大潜力。其高效递送支持基因功能筛选、信号通路解析和跨物种研究,例如:ProteanFect CRISPRMax Cas9 试剂盒通过共递送 Cas9 mRNA 和 sgRNA,在人/小鼠原代 T 细胞中实现了 67%-88% 的基因编辑效率。
图4. ProteanFect CRISPRMax Cas9编辑效果
五、合作与支持:携手推动科研与临床创新
ProteanFect 的问世标志着基因递送技术迈入划时代新阶段。西湖凝聚体致力于通过持续优化这一技术,为全球科研人员和临床研究者提供高效、可靠的核酸递送解决方案。无论您从事基因编辑、细胞治疗、mRNA 疗法还是跨物种研究,ProteanFect 都能为您的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技术支持与合作:通过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获取定制化递送方案、技术咨询或合作机会。
获取最新资讯:关注“西湖凝聚体”公众号,了解 ProteanFect 的最新应用案例和研究进展。让我们共同以 ProteanFect 为引擎,加速生物医学科研突破,探索生命科学的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Banani, S. F., et al. (2017).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organizers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Nat Rev Mol Cell Biol, 18(5), 285-298. Keating, C. D., et al. (2020). Coacervate microdroplets as a model for prebiotic proto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7(6), 2879-2886.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1922365117 Felgner, P. L., et al. (1987). Lipofection: a highly efficient, lipid-mediated DNA-transfection procedu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21), 7413-7417. Malone, R. W., et al. (1989). Cationic liposome-mediated RNA transfe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6(16), 6077-6081. Chu, G., et al. (1987). Electroporation for the efficient transfection of mammalian cells with DNA. Nucleic Acids Res, 15(3), 131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