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志远皱着眉头看着监控录像,屏幕上的身影让他的心剧烈震颤,一个小时后,他抹去眼角的泪水,打电话给经理。

“把王姐叫到我办公室来,就现在。”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放下电话,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01

陈志远是福顺超市的经理,这家超市坐落在城市最大的小区旁,两层楼面积近三千平方米,日流水近十万。起初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型超市,随着城市发展和陈志远的努力经营,如今已成为周边居民购物的首选之地。

陈志远今年刚满四十岁,身材高大健壮,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微笑。十五年前,他只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农村青年,拿着全家积蓄和借来的五万块钱来到城市打拼。

最初,他在菜市场摆摊卖水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晚上九十点才收摊。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忍受寒风,就这样坚持了三年,积累了第一桶金。

那时他刚认识妻子杨雪,两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相识。杨雪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温柔体贴,对陈志远的拼搏精神十分欣赏。

他们很快相爱,并在一年后结婚。有了杨雪的支持,陈志远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租下了小区附近的一间小店面,开起了小超市。

生意慢慢做大,陈志远不断扩张店面,从最初的五十平方米到如今的三千平方米大型超市。这一路走来,杨雪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在经营理念上的建议,还是在困难时期的鼓励,她都给予了丈夫最大的支持。

可惜好景不长,在超市事业终于有所成就的第七年,杨雪被查出患有恶性淋巴瘤。陈志远带着妻子辗转各大医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但即使倾其所有,也未能挽回妻子的生命。

杨雪走的那天,才刚满三十二岁,留给陈志远最大的遗憾就是他们没能拥有一个孩子。

妻子去世后,陈志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超市的经营中,像是要用工作麻痹自己。在他的努力下,福顺超市成为了当地最有口碑的超市之一。员工们都说,陈经理对顾客很热情,对员工很关心,但独自一人时总是显得有些落寞。



这天是十二月中旬,超市里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圣诞节和新年的装饰品挂满了每个角落,促销活动令超市人头攒动。陈志远站在二楼的办公室里,透过落地窗俯视着熙熙攘攘的顾客,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陈经理,这是前台收到的贺卡,说是一位老顾客送的。”办公室助理小吴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张精美的贺卡。

陈志远接过贺卡,随手打开,一阵悦耳的圣诞歌曲从卡片里传出,他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吓了一跳,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的贺卡都这么高级了?还会唱歌。”他随口说道,将贺卡放在了办公桌的一角。

小吴笑道:“是啊,科技越来越发达了。这个贺卡好像是智能感应的,一打开就会自动播放音乐。”

陈志远点点头:“挺有意思的。今天顾客多,你下去帮帮忙吧,我把这些报表整理完。”小吴离开后,陈志远继续埋头工作。

十二月是超市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年终大促销加上节日采购,每天的营业额都创新高。他需要处理各种订单、库存和员工排班问题,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忙碌的一天过去了,陈志远整理办公桌准备下班。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报表,他顺手将一叠废纸扔进了垃圾桶,没注意那张会唱歌的贺卡也混在其中,就在这寂静的夜晚,一阵微弱的音乐声忽然传入他的耳朵。起初,他以为是错觉,但当他停下手中的工作仔细聆听时,那熟悉的旋律变得清晰起来。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是那张贺卡的音乐!陈志远不禁一怔,他环顾四周,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电脑屏幕发出的光亮。音乐声似乎来自楼下。

“奇怪,这个时间超市应该没人了啊,谁在播放音乐?”他自言自语道,起身走向门口。

超市一楼的灯已经关闭了大半,只剩下几盏应急灯投射出昏黄的光线。陈志远顺着音乐声,小心翼翼地走向仓库区域。音乐声时断时续,但随着他的靠近变得越来越清晰。

终于,他停在了杂物间门前。毫无疑问,音乐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陈志远的心跳加速,他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脑海中闪过各种可能性——是小偷?是流浪汉?或者只是忘记关掉的电子设备?

深吸一口气,他轻轻扭动门把手,却发现门从里面反锁了,这下,他更加确信里面有人。作为经理,陈志远有超市所有房间的钥匙。他掏出钥匙串,找到杂物间的那把,正要插入锁孔,音乐声突然停止了。

随后是一阵窸窣声,像是有人在移动物品。陈志远犹豫了一下,决定不打草惊蛇。他悄悄返回办公室,打开了监控系统。

超市装有几十个摄像头,覆盖了几乎所有角落。陈志远调出杂物间的监控,屏幕上显示的画面让他瞪大了眼睛。

只见杂物间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个简易的床铺——几个纸箱拼接在一起,上面铺着一条毯子。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塑料箱,装着一些日用品。而在床边,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超市的保洁员王姐。

02

王姐今年约五十岁,是超市的清洁人员之一,工作勤恳踏实,从没引起过任何麻烦。此刻,她正捧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视频通话的界面。

由于角度问题,陈志远看不清手机那头是谁,只听到王姐柔声说话的声音。

王姐手里拿着那张会唱歌的贺卡,对着手机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展示。

“你听,这是一张会唱歌的卡片.....”王姐的声音温柔而欣喜,手机那头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陈志远听不真切,但能感觉到那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回应。

“我答应你,等你......”王姐的声音哽咽了,没有说完这句话。

陈志远怔住了。他继续往前调取监控录像,发现王姐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超市的,更准确地说,她根本没有离开。

令陈志远更加震惊的是,他发现王姐不仅在超市过夜,还利用夜晚的时间帮超市整理货架、擦拭橱窗、检查冰箱温度......做着许多分内外的工作。

在另一段监控中,他看到王姐在深夜里轻手轻脚地检查超市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所有电器都已关闭,防火设备正常工作。

陈志远忽然想起,最近几个月,超市的水电费确实比往年同期低了不少,库存的损耗率也降低了。他一直以为是新设备的功效,现在看来,很可能是王姐的功劳。

就在前天晚上,监控录像显示王姐站在儿童服装区,小心翼翼地取下一件粉色公主裙,对着手机轻声说话。陈志远调高了音量,但只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几句:“...看这件裙子...存够钱...买...你一定比公主还漂亮。”

通话结束后,王姐把裙子放回原处,脸上流露出的既是期待又是忧伤的表情,让陈志远内心一阵揪痛。

夜深了,监控里的王姐终于躺在那个简陋的床铺上。陈志远注意到,她身上盖的不是毯子,而是一件超市工作服。即使在寒冷的冬夜,杂物间又没有暖气,她也只有这么一件薄薄的“被子”。

陈志远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他拨开办公桌上的文件,找到了王姐的人事档案。

王艳霞,50岁,安徽人,三年前进入超市工作。工资每月2800元,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家庭情况一栏写着“单亲,有一子女”,没有更多的具体信息。



他关掉监控,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这位平日里沉默寡言、勤勤恳恳的保洁大姐,竟然已经在超市里悄悄住了这么久,承受着无人知晓的艰辛。

陈志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超市经理,他应该对这种违规行为采取措施。但作为一个人,他又无法忽视王姐的困境和无私奉献。

夜已深沉,陈志远的内心依然波涛汹涌。他想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想起了妻子生病时的无助,想起了这些年来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虚空。在王姐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前,自己那些所谓的成功和成就,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天亮前,陈志远做出了决定。他走出办公室,来到员工休息区,拿出一床棉被和一个枕头,轻轻地放在了杂物间门外。他悄悄离开,没有惊动里面熟睡的王姐。

03

第二天一早,陈志远把人事部经理叫到了办公室。

“刘经理,我想了解一下咱们保洁组的王姐,她在咱们超市工作多久了?”陈志远坐在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刘经理翻开人事档案:“王艳霞,50岁,安徽人,三年前进入超市工作,一直在保洁组。表现优秀,勤劳肯干,从不迟到早退,深受同事喜爱。”

“她的家庭情况呢?”

刘经理摇摇头:“具体情况我们知道得不多。只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具体情况她很少提及。王姐很少谈论自己的私事,也很少参加员工聚会。”

陈志远若有所思:“她的工资是直接打到银行卡上,对吧?”

“是的,按照公司规定,所有员工工资都是银行转账。”

“麻烦你帮我调一下她这三年的工资流水。”陈志远说。

刘经理有些疑惑:“陈经理,这个可能涉及到隐私问题...”

陈志远摆摆手:“我不是要监控她的私人消费,只是想了解一下她的经济状况。你放心,我不会乱用这些信息的。”

刘经理点点头,离开了办公室。

陈志远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忙碌的超市。他回想起自己创业初期的艰辛,那时候为了省钱,他曾在水果摊旁的小屋子里住了一年多。只有真正经历过困境的人,才能理解王姐的选择。

不到半小时,刘经理拿着一叠打印纸回来了。

陈志远仔细查看,发现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王姐每月拿到工资后,几乎全部都转账到另一个账户上,只留下极少的部分用于自己的生活开支。

“对了,你知道咱们超市员工下班后都住在哪里吗?特别是那些像王姐这样的外地员工。”

“大部分外地员工都租房住,有些住得远的,会合租以减轻经济负担。王姐......”

刘经理犹豫了一下,“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她住在哪里,她从不参加员工聚会,下班后就匆匆离开。”陈志远点点头,若有所思,他决定亲自去了解情况。

上午,他找到了保洁组的组长小刘。

“小刘,我想了解一下王姐的情况?”

小刘眼睛一亮:“王姐啊,那可是我们组的模范!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从不偷懒。超市大大小小的角落,她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他人有事请假,她二话不说就帮忙顶上,从不计较。”

“那她平时和你们聊些什么?比如她住在哪里?”

小刘摸了摸头:“她不太爱说自己的事,我们只知道她有个女儿,好像身体不太好,至于住处......”小刘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陈经理,我跟您说实话,王姐好像没有固定住处。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她接电话,说什么'不用租房了,我有地方住'。当时我没多想,后来听其他人说,好像......好像她就住在超市附近。”

陈志远心头一震:“你是说,她住在超市里?”

小刘慌忙摆手:“这我可不敢确定,就是有这种传言。王姐很节俭,据说是为了省钱。”

陈志远沉默了。他又陆续询问了几名与王姐接触较多的员工,得到的信息大同小异:王姐勤劳、善良、肯吃苦,但极少谈及个人生活,特别是住处问题和家人情况。



调查的过程中,陈志远在超市的各个角落都看到了王姐忙碌的身影。她双手粗糙,脸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透着一种坚韧和温柔。

一位在儿童区选购玩具的年轻妈妈,因为看护孩子而手忙脚乱,王姐立刻上前帮忙,细心地为她讲解各种玩具的特点和适用年龄。那一刻,陈志远注意到王姐的眼神中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思念和关切。

“您的孩子真可爱,”王姐轻声对年轻妈妈说,“能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幸福的事了。”年轻妈妈感激地笑了笑:“谢谢你,大姐。你也有孩子吧?”

王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有个孩子,今年十岁了。”

“那正是最可爱的年龄,一定很懂事吧?”

王姐点点头,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很懂事,也很坚强。”

年轻妈妈抱着孩子离开后,王姐的笑容慢慢褪去,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忧伤。她没有注意到不远处的陈志远,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这一切都让陈志远对王姐的处境更加困惑和好奇。

孩子十岁了,为什么不见王姐接送或提及?是寄养在老家?还是住在亲戚家?她为何要将工资大部分转出?难道她背负着什么重大的经济压力?

下午,他回到办公室,再次调取了过去两年的监控记录,确认了王姐确实住在超市杂物间已经长达两年之久。

他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超市有节日促销,顾客购买的商品中若有损坏或包装破损,王姐总是默默地将这些物品收集起来,带回杂物间。起初,陈志远以为她是为了私自占有超市物品,但后来发现,她是将这些本应丢弃的物品修复好,重新放回货架。

有一次,一包饼干的外包装被撕破,王姐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带粘好,确保内袋完好无损,放回货架。这种行为,无疑是在为超市节省成本。

在另一段监控中,深夜的超市空无一人,王姐却在认真地清点每个区域的库存,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下缺货的商品。第二天早上,她会将这个清单交给采购部门,使得补货工作更加高效。这样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保洁员的工作范围。

更让陈志远感到疑惑的是,每次王姐在手机上视频通话时,都表现得格外温柔和关切,时常情绪激动,甚至流泪。

他无法确定通话那头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人对王姐来说非常重要。

04

陈志远的心情越发复杂。作为超市经理,他应该对员工私自住在超市的行为予以制止;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无法对王姐的困境和付出视而不见。

他决定直接与王姐交谈,了解真相,正当他沉思之际,敲门声响起。

“进来。”陈志远说道。

王姐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忐忑不安的表情:“陈经理,您找我?”

陈志远示意她坐下,王姐却站在原地,双手紧张地搓着工作服。

“王姐,你在咱们超市工作三年了,表现一直很好。”陈志远语气平和。

“谢谢陈经理夸奖,我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王姐显得更加紧张,眼神闪烁。

陈志远直视着她:“王姐,昨晚我在超市加班,听到了一些声音。”

王姐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陈经理,对不起,我......”

“我看了监控录像。”陈志远平静地说。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王姐的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稳。她慌忙扶住桌子边缘,眼中满是恐惧和绝望。

“陈经理,我知道我做错了,私自住在超市是违反规定的。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请您不要追究其他人,是我瞒着大家的,没人知道这件事......”

王姐的声音哽咽了,她甚至跪了下来。

陈志远赶紧起身扶起她:“王姐,你先别激动。我不是要责怪你,我只是想了解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