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次去他家吃饭,看看人家爸妈怎么说你,要是热情,就差不多了。”妈妈一边削苹果一边嘱咐我。
我点点头,心里还挺紧张的,毕竟这是第一次见男友全家人,怎么也算“上门相亲”级别的大事儿了。
我叫林晓雨,28岁,在一家外企做行政,长相不算艳丽,但也清爽得体,性格温和,有分寸。男友叫李磊,大我三岁,是个搞建筑设计的技术男,平时木讷沉稳,人也挺实在,我们谈了一年多,他说该见见他爸妈了。
周六中午,他开车来接我去他家,沿路还特意强调:“别紧张,咱家人都挺随和的。”我笑着点头,心里也安慰自己:走亲戚嘛,能有多复杂?
可一进门,我就有点愣住了。
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十口人不夸张:他爸妈、姐姐姐夫、两个外甥、他弟弟、弟媳,还有个五六岁的小侄女。
“哎哟,来啦来啦,快进来。”他妈热情地接过我手里的水果盒子,“真客气,还带东西。”
“阿姨您好。”我微笑鞠躬,环顾一圈,所有人都冲我笑笑,点点头,场面倒也不尴尬。
饭桌上,菜很丰盛,满满一大桌,红烧肉、糖醋鱼、鸡汤、炸丸子、拌凉菜……看得我胃口大开。可谁知,吃饭前的“铺垫”才是真正的开场。
“晓雨啊,来来来,坐这边。”李磊他妈拍拍她旁边的位置,然后抬头冲厨房喊了一嗓子:“蓉蓉,菜好了没?”
“马上就好!”厨房里,一个穿着围裙的女人声音传来,是他姐姐。
李磊拍拍我手:“我姐做菜最好吃,今天你有口福。”
“不是你姐,是你姐和你妈,俩人一早上忙到现在。”旁边弟媳插话,看似笑着,语气却透着些微的讥讽。
我一时听不出弦外之音,低头继续笑,心想这家人关系挺热闹。
等菜陆续端上桌,我想起家里教我的规矩,起身帮着端菜、摆碗筷。李磊赶忙拉住我:“不用不用,你是客人。”
可我瞟了一眼,餐桌上除了我和几个小孩子,其他几个成年女性都在忙:他姐忙着厨房收尾,他妈一边招呼我一边盛汤,弟媳坐着刷手机,李磊他弟在跟孩子打闹,姐夫在磕瓜子,老李头靠在沙发上喝茶……
整整十口人,除了他妈和他姐在忙活,其他人一个比一个自在。
饭开始了,他妈热情地给我夹菜:“晓雨啊,尝尝这个鸡汤,是你磊磊最爱喝的。”
“谢谢阿姨。”我一边喝汤一边默默观察,发觉这饭桌上的分工……太奇怪了。
不管是夹菜、添饭、收碗,都是他妈和他姐在动。吃完饭更明显——他姐直接撸起袖子洗碗,他妈在收桌子,其他人连屁股都没挪一下。
我实在忍不住,小声问李磊:“你家就你妈和你姐做事?”
他喝着茶,理所当然地说:“他们都习惯了,也不嫌累。”
我愣了下,想说什么,却又咽了下去。
饭后,他姐笑着问我:“晓雨,要不你帮我刷刷碗?”
我正要点头,李磊他妈赶忙摆手:“不用不用,她是客人,哪有叫客人干活的。”
可话音刚落,弟媳立刻阴阳怪气:“姐,那你以后也别叫我干活,我也是你弟媳,不是外人。”
气氛一下就微妙了。
我装作没听见,心里却泛起嘀咕——这家人,怎么……规矩这么怪?女的忙得团团转,男的一个不动弹,连带着连“新来的人”也必须站队选边似的。
当晚回家,妈妈问我:“怎么样?他们家对你咋样?”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热情倒是挺热情,就是……他们家十口人,好像只有他妈和他姐长了手。”
妈妈一愣,随即皱起眉头:“你啥意思?”
我把饭桌上那一幕讲了,妈妈听完气得直摇头:“哎呀姑娘,你要真嫁进去,那以后不就成第三个有手的了?”
我苦笑。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我越想越觉得不舒服,李磊虽然对我好,但他对这套家庭氛围太习以为常。一次我忍不住问他:“如果我们以后结婚,来你家,是不是我也得跟你妈你姐一样,干活?”
他眨眨眼:“那也得看情况吧,总不能让人家老了还伺候咱们吧。”
我彻底明白了:他并不是不善良,而是根深蒂固地认定了“谁该干活、谁该享福”,而那个“该干活”的位置,总归不会轮到他自己。
我们没有吵架,也没翻脸,只是慢慢地,联系越来越少。
后来他发来最后一条消息:“晓雨,祝你幸福。”
我没有回复。
再后来,我真的遇见了一个人——他会抢着洗碗,会跟我一起做饭,也会在吃饭前问我累不累。
他的家里只有五口人,却个个都有手,也都有心。
我突然觉得,有没有爱,不只看嘴上怎么说,更要看桌子下面,那双愿不愿意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