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男子林某的荒诞行径,让 "求职" 与 "犯罪" 两个词产生了令人瞠目的交集。这位被银行催收逼急了的债务人,竟在两天内连续制造两起恶性撞车事故,将 5 辆价值近 800 万元的豪车撞得面目全非。他的如意算盘是:用这种极端方式让 4S 店 "被迫" 雇佣自己,以工资偿还债务。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 "求职表演",最终演变成一场法律与人性的双重悲剧。


01

2025 年 4 月 17 日,林某走进南京某奥迪 4S 店。在试驾过程中,他突然猛踩油门,将试驾车撞向展厅停放的 3 辆新车及展台。次日,他又以同样手法在奔驰 4S 店撞毁两辆豪车。监控画面显示,两次事故均无刹车痕迹,撞击轨迹精准指向待售车辆。

面对工作人员质疑,林某坚称是 "操作失误"。直到同一名交警连续处理两起事故,才发现异常:两起事故的撞击力度、角度高度相似,且试驾路线均避开人流密集区域。在警方讯问下,林某终于承认:"我就是故意撞的,想让 4S 店不得不雇佣我。"

这场荒诞的 "求职" 背后,是林某的 "神逻辑":制造债务→迫使企业雇佣→用工资抵债。他甚至精心计算过:假设月薪 1 万元,80 万元债务需要近 7 年偿还。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 ——4S 店不是慈善机构,更不会雇佣一个制造巨额损失的肇事者。

02

最终,检察机关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处林某有期徒刑 4 年 8 个月。

更致命的是,保险公司依据 "故意行为免责" 条款拒绝赔付。林某不仅要承受牢狱之灾,还需承担全额赔偿责任。

这个原本想 "金蝉脱壳" 的债务人,最终陷入 "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的绝境。

此案暴露出部分人法律认知的严重缺失。有网友评论:"以为演偶像剧呢?现实是法律不会为荒唐买单。" 这种将企业责任与个人债务混为一谈的思维,本质上是对契约精神的践踏。


03

这起事件引发汽车销售行业的深刻反思。目前多数 4S 店试驾流程存在漏洞。

事实上,类似案例并非孤例。2024 年西安某试驾事故导致 2 死 1 伤,涉事 4S 店因管理不善被停业整顿。

某豪华品牌 4S 店负责人坦言:"我们现在要求试驾者缴纳 5 万元押金,试驾路线必须由工作人员规划。" 这种转变,既是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公共安全的负责。

04

林某的悲剧,折射出部分人面对经济压力时的非理性选择。据统计,2024 年全国因债务问题引发的刑事案件同比上升 12%。当 "以工抵债" 的幻想撞上法律铁壁,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林某为了在4s找份工作,竟然想出如此低劣的招数,想以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蒙混过关,只能说“呵呵”了,这智商,哪个单位敢用?

正如《红星新闻》评论所言:"耍小聪明走歪路,最终只能承受致命代价。" 在法治社会,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 "奇思妙想",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