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城市仪阳街道,一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稳步推进。近年来,仪阳街道积极推行“网格”治理模式,凭借精细化管理与多元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契合自身发展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稳稳托起百姓的民生福祉。
网格筑基:精准治理无死角。
仪阳街道秉持“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服务”的理念,将辖区科学划分为多个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构建起“网格发现、社区呼叫、街道统筹、部门响应”的全链条治理机制。目前,街道已划分96个网格,配备96名专职网格员。
日常工作中,网格员们活跃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常态化开展信息采集、政策宣传以及矛盾调解等工作。街道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持续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确保群众诉求“有呼必应、有难必解”。以盛源社区为例,2024年该社区成功解决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安全隐患127处,化解邻里纠纷43起。盛源西区网格员王桂芹午休时接到桑女士求救电话“着急出门忘记关火,帮忙关一下煤灶,这是我家密码”。王桂芹丝毫没有犹豫,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桑女士家,到时水已烧干屋内全是烟,连忙关火开窗。避免了一场火灾,成为“网格守护人”的典型代表。
红色赋能,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仪阳街道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将红色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了“红色记忆展厅”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参观学习。同时,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传承红色精神,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盛源社区创新开展“红色楼院长”培育计划,邀请党员担任网格员,利用网格驿站搭建“拉呱说事”平台。社区的“周末议事”就是网格党支部党员白晶晶同志提出的,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累计化解居民纠纷47起。社区还将红色故事编成快板、情景剧,在网格驿站定期展演,让红色文化浸润民心。
文明浸润:绘就治理同心圆。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领下,盛源社区组建“七色光”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存折”积分管理。居民陈玉梅带领“夕阳红”分队开展“窗帘行动”,通过观察独居老人窗帘开合实现关爱守护。仪兴社区创新“文明银行”制度,居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孝老助邻等累积积分3.2万分,兑换服务320人次。通过评选“家风示范楼栋”和“孝善单元”,推动移风易俗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服务到家,搭建党群连心桥。
仪阳街道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家门”服务体系。党员志愿者开展“情暖特殊群体”行动,在盛源社区,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为特殊群体打扫卫生、代办养老认证、普及防诈知识。盛源社区定期为27位老年人上门理发、免费为居民修补衣物214件次,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袁广 尹燕霞)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