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北接线二期高速是宁波港物流集散的主要高速通道,其嘉兴市部分区段因噪声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嘉通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首次将顶部降噪结构用于现有声屏障的提质改造,有效解决了噪声污染问题。
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高速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重点项目和连接浙苏两省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也是宁波港物流集散的主要高速通道,昼夜车流量大且车型以集装箱、挂车为主。高速开通运营以来,给沿线百姓带来不少便利,与日俱增的车流量产生的行车噪声也给沿线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嘉善翁村段因车流量集中、大型互通枢纽集中,噪声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沿线居民投诉较多。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专业单位,对这一路段开展噪声污染现状调查和降噪措施专项研究。经现场调查发现,该路段已设置直立型声屏障(下图),但由于声屏障存在长度不足等问题,隔声效果不好。经过现场测量后,发现夜间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区噪声普遍超标5-10dB(A)。
被投诉高速路段原直立型声屏障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周边区域进行了现场调研,走进居民家中感受噪声影响情况;与周边居民举行座谈会,就居民诉求进行了交流。
走入居民家中进行现场调研
与周边居民开展座谈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发挥统筹监管主动性,加强统筹协调,注重综合施策、强化多方共治,共同推进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问题的解决。主动对接市交通运输局,迅速研究部署专项行动,联合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嘉兴市高速公路噪声敏感点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细化了专项行动的整治目标和各项任务,并下设工作专班,以加强对治理工作全周期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
同时以点带面,针对政务电话、信访等渠道反映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点,梳理出全市29个问题点位所属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应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确定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整治清单,并做好噪声敏感点监测工作。
针对湾北接线二期高速公路翁村段噪声投诉案件,生态环境部门委托专业团队对噪声现状、现有防护措施、噪声来源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并对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预测及现场实验工作。
声屏障加装顶部结构的仿真模型及其效果预测
声屏障加装顶部结构现场实验
最终确定的整改方式为:加设声屏障的顶部降噪结构,在现有声屏障的基础上进行提质改造;对破损桥梁伸缩缝进行修缮,涂装伸缩缝聚合修补剂,降低车辆经过桥面伸缩缝时产生的噪声。
在各方通力协作下,湾北接线二期高速公路翁村段声屏障降噪效果明显提升,敏感点夜间环境声压级由58-60dB(A)降低至50-51dB(A),改造效果得到各方认可。
原声屏障现场图
声屏障改造布置图
声屏障顶部降噪结构改造后的现场图
嘉通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对高速公路沿线居民进行回访,居民均表示噪声较往前明显减弱,夜间噪声得到有效控制。
居民、专家、相关单位组成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
供稿 |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编辑 | 李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