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这片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如今独立的蒙古国占据其中156.65万平方公里,它的分离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沉重且复杂的历史。
今天的台湾人经常拿他们所谓的秋海棠地图说事。他们指责大陆弄丢了外蒙古,自吹台湾一向坚持外蒙古是中国领土,搞得他们真的多爱国似的。实际情况其实恰恰相反。
一个国家领土的丧失,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外国势力的强行干预,另一个就是有家贼里应外合,这两种情况在外蒙古独立过程中都出现了。
当年促使外蒙古独立的最大的外部因素毫无疑问是沙俄以及继承者苏联。早在19世纪末,沙俄势力逐渐渗入蒙古。1727年中俄签订的《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虽肯定蒙古属于清朝管辖,但沙俄取得在恰克图和外蒙古地区通商贸易特权。
此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俄势力全面渗入外蒙境内。日俄战争后,沙俄在东北扩张受阻,将侵略矛头指向外蒙,1907年与日本签订第一次密约,把外蒙划为其势力范围。
1911年中国国内局势风云变幻,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忙于应对国内革命,无暇北顾。外蒙古亲俄分裂主义分子趁机而动,以库伦活佛为首的外蒙古僧俗封建主在库伦郊外召开四盟王公秘密会议,决议外蒙古“独立” ,并派遣代表团出访俄京圣彼得堡,请求俄国政府“庇护”。
沙俄一直觊觎外蒙古,当即决定支持外蒙古“独立”,不仅派遣军队进驻,还为其提供军事援助。
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王公调集各旗蒙兵包围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解除清军武装,宣布成立“大蒙古国”,推哲布尊丹巴活佛为皇帝,史称“博克多汗国” 。这一“独立”行径未被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此后,库伦蒙军在沙俄支持下西侵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将军被押解出境,科布多城破后,城中除蒙古人以外所有平民被屠杀,末任科布多参赞大臣及驻防清军被押解出境。
中华民国成立后,北京政府拟派兵入外蒙,却遭到沙俄反对。因国内局势不稳,袁世凯北京政府未就外蒙古问题与沙俄进行有效交涉,仅宣告“外蒙古是中华民国领土” 。沙俄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尚没有立即公开吞并外蒙古的打算,担心引起国际干涉。
1912年11月3日,俄国与外蒙“内阁总理大臣”那木囊苏伦签订《俄库条约(俄蒙协约)》及《俄蒙协约专条》,俄国以支持蒙古自治换取在外蒙享有排他性商业地位,对中国在外蒙主权只字不提。
此条约引起中国强烈不满,全国舆论大哗,革命党人指责袁世凯北京政府应付无方,各地纷纷成立“救蒙会”“抵制团”,抵制俄货,拒用俄币。
1913年9月18日,在俄国当局压力下,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派外长孙宝琦与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齐达成《中俄声明文件》。中国让步,不在外蒙驻兵、殖民、设官,承认外蒙自治,承认《俄蒙协约》及其专条,换回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的宗主权,中国对蒙权力已由主权沦为宗主权。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图签订《中俄蒙协约(恰克图协约)》,将此声明具体化,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与共戴年号” ,实行“自治”,但实际上处于沙俄控制之下。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表示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华特权,其中包括放弃对外蒙古的控制。这给了中国收复外蒙古的机会。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率兵收复外蒙古,徐树铮迅速行动,攻取了外蒙古的乌兰巴托,喝令蒙古当局取消自治,当时的外蒙古总理巴德玛多尔济上书表示外蒙古自愿取消自治 ,外蒙古再次回归中国怀抱。
然而,好景不长。苏俄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后,对外蒙古政策发生变化。1921年,外蒙古分离势力借助北洋政府内部不稳的局势,在苏俄支持下再次宣布独立建国 。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帮助外蒙古分离势力击败中国驻军。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政权虽未得到国际广泛承认,但实际上处于苏联控制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雅尔塔协定》,其中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这当然是美英两国为了让苏联继续帮助他们打德国和美国,特意许给苏联的好处。积贫积弱的中国压根没有发言权。
但是,直到此时,外蒙古虽然已经实际处于自治状态,完全不受中华民国的约束,但是至少还不能算法理上的独立,因为中国政府不承认,国际社会也不承认。中国从法理上依然还是外蒙古的宗主国。
但是《雅尔塔会议》以后,卖国贼终于出现了。美、英联合苏联一起劝国民党政府放弃外蒙古,同意他们独立。美、英本来就是老蒋的大后台,太上皇有令,老蒋不敢不听。但是他还幻想着,外蒙古只是保持现状,不独立,也不回归。
但是,等到1945年6月,国民党当局与苏联就外蒙古问题坐到谈判桌上时,老蒋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苏联的要价比此前的《雅尔塔会议》更进一步,他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是独立的国家。
当时,国民政府的谈判代表之一、外交部长宋子文不敢当卖国贼,当场辞去了外交部长的职务。接任的外交部长王世杰按照老蒋的指示,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条件。因为斯大林威胁,假如老蒋不接受外蒙独立,苏联将撤去所有对日作战部队,撤回对国府的支援。
老蒋认钱,不认领土。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与前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明确表示: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之边界为边界。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发表公告:国府于一月五日发表承认外蒙独立之公告如下:外蒙古人民于民国卅四年十月廿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会最高委员会之审议,法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
讲到这里,其实事情已经清清楚楚了,到底外蒙古是在谁手里丢掉的,不是清政府,不是袁世凯,恰恰就是后来败走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老蒋和他的追随者们就是出卖外蒙的卖国贼,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49年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在联合国发起“控苏案”,指责苏联违反条约支持我党。195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台湾当局顺势在地图上重新纳入外蒙,让所谓的地图变成秋海棠。
败退台湾后的国民党政权,将秋海棠地图作为维系“法统”的核心符号。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台湾的教科书、邮票、货币上,秋海棠版图无处不在。这种历史叙事的背后,是国民党对大陆的“反攻大陆”幻想,以及对自身政权合法性的焦虑。
但是,台湾此举除了意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他们既无法“反攻大陆”,更无法收复外蒙,这种表态除了表达一种姿态,没有任何作用,徒然让别人取笑罢了。他们丢了外蒙,装傻装叉一直装到现在,真不嫌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