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暮春四月,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商业、艺术、音乐界却接连传出噩耗——七天内五位知名人士相继离世。
青年才俊为情自杀,企业家身价过亿从高楼跳下,“国民妈妈”因病与世长辞……
他们是谁?究竟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许连捷:巨星陨落,商界同悲
2025 年 4 月 17 日,中国商界传来噩耗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 73 岁。
消息甫一公布,资本市场与公益领域均陷入沉痛,行业内外纷纷以不同形式悼念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商业巨擘。
就在三个月前的 1 月,他还精神矍铄地出席某教育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合影中笑称 “要把捐钱这件事做到走不动为止”。
许连捷 1953 年出生在福建晋江一个贫困家庭,12 岁就辍学了,小时候靠卖鸡蛋、甘蔗这些小买卖赚钱。
后来他发现农村婚嫁需要红色缎面,就借钱开了服装加工厂;80 年代又转行做拉链,创办了恒安公司。
真正让他做大的是卫生巾生意,1985 年他在香港看到卫生巾,觉得内地肯定有市场,回来就引进生产线。
当时很多人不懂卫生巾,他带着团队到处宣传,推出 “心相印”“七度空间” 这些品牌,慢慢占领了全国市场。
1998 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了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许连捷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国家和时代给的。”
从创业初期匿名资助乡村小学,到成为闽商慈善标杆,他的公益之路横跨三十余年。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他坚持不减薪、不裁员,反而捐资 2000 万元修建希望小学。
2008 年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捐出 1 亿元,并亲赴灾区参与救援。
2020 年新冠疫情,他紧急调度全球供应链,向武汉捐赠价值 5000 万元的物资。
受助群体涵盖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多个领域,却始终拒绝任何个人冠名的慈善项目,坚持默默做事,不图留名。
2019 年,他正式卸任集团董事长,将权杖交给许清流,自己退居幕后专注公益。
离世前,他留下遗言:“不要给国家添麻烦,后事从简。”
许连捷从穷孩子变成企业家,一辈子奋斗,有钱后又真心实意做善事,这样的人走了,很多人都觉得可惜。
毕光钧:抑郁跳楼,员工发声
2025 年 4 月 16 日,绍兴金点子公司的创始人毕光钧从高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 56 岁的生命。
家人和员工发现他去世后,在他的遗物里找到了简单的遗书,提到长期受抑郁症折磨。
谁也没想到,这个在商场上打拼多年的老板,会被心理疾病打倒。
毕光钧的父亲早年就在柯桥做面料生意,那时候父子俩坐绿皮火车、住便宜旅馆,在广州、上海的面料市场里摸爬滚打,慢慢熟悉了这一行的门道。
1991 年,毕光钧在柯桥租了个门面,开了 “光钧纺织”,靠着父亲的关系和自己攒下的客户,没几年就赚了 500 万。
后来他成立金点子公司,专门做面料生意,生意越做越大,在圈子里也算有名气。
2000 年,毕光钧的儿子出生了,可孩子 3 岁时被查出得了自闭症。他带着儿子跑了很多大城市的医院,却都无法根治。
后来他发现儿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喜欢画画,画的东西很有自己的风格。
因此毕光钧不仅成立了自闭症儿童基金会,还把孩子们的画印在面料上,推出了新系列,本想让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这个特殊群体。
没想到很多童装厂觉得这样的图案特别,订单还变多了。
他本以为这样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然而命运没有放过他。
去世前一段时间,有人传他做生意被人算计,亏了很多钱,甚至说他欠了外债。
公司赶紧发声明说这是谣言,财务没问题,但毕光钧还是越来越沉默。
熟悉他的人发现,他经常半夜还在办公室坐着,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精神。
直到出事那天,大家才知道他一直在吃治抑郁的药,只是没想到病情会突然加重。
他走了以后,留下了还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还有自己打拼多年的公司。
好多同行都说,毕光钧前半生顺顺当当,却没扛住生活里的打击,实在让人可惜。
童正维:心脏衰竭的 “牛大姐”
2025 年 4 月 14 日,老演员童正维因为心脏衰竭去世了,享年 88 岁。
她的儿子马良,在网上发了消息说妈妈走得很平静,最后身边有家人陪着。
好多观众听说后,都想起了电视里那个总演妈妈、姥姥的亲切老太太。
童正维从 80 年代就开始演戏了,一辈子演了不少角色,最让人记住的是《摩登家庭》里的姥姥,还有《大宋提刑官》里,她演男主角宋慈的母亲。
穿得朴素,说话慢慢的,儿子遇到难题时她总能讲道理点拨,那种端庄又温和的样子,成了很多人心里 “古代慈母” 的模样。
生活中,她和丈夫马科结婚五十多年,马科是导演,两人年轻时一起忙事业。
后来丈夫得了癌症,她推掉很多戏,整天在病床前照顾,陪他聊天、读剧本。
2023 年丈夫去世后,她明显变得不爱说话了,以前喜欢和邻居聊天,后来常坐在阳台看丈夫种的花发呆。
童正维去世后,很多和她合作过的演员都发文怀念,说她在片场总带着润喉糖分给年轻演员,教他们 “演戏要像过日子一样真实”。
她演的角色不化浓妆,也没有夸张的动作,但特别真实,让人记得住。
现在她走了,但电视里那些唠叨、慈祥的 “妈妈” 形象,成了留给观众的念想。
歌唱家雍西:韩红的母亲
2025 年 4 月 13 日,藏族歌唱家雍西在拉萨的家中平静离世,享年 78 岁。
她走得很突然,前一天还在听女儿韩红寄来的新专辑,夜里就这么睡着了。
家人按照她生前的意愿,没有办灵堂,也没搞仪式,只在朋友圈简单告知了消息。
没想到全国的歌迷都自发在网上点起蜡烛,说 “金山上的歌声永远不会停”。
雍西的歌声陪伴了几代人。
她跟着演出队进北京、下基层,不管台下是几千人还是几个牧民,都唱得格外认真。
改革开放后,她发现很多藏族传统民歌没人传唱,就主动到西藏大学当老师,带着学生去牧区采风,把老阿妈的调子记下来,编成新歌。
30 多年里,她培养了 37 个专业歌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女儿韩红。
2015 年,母女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台,在央视的晚会上唱《归来》。
韩红后来回忆说,妈妈上台前特意换了藏族的金边围裙,对着镜子反复调整头饰,像个第一次演出的新人。
雍西去世后,韩红把妈妈的笔记本、老照片都捐给了西藏音乐博物馆,里面记满了几十年收集的民歌词曲。
谢家振:殉情的痴心人
2025 年 4 月 11 日,在广东佛山的小区里,33 岁的谢家振在家中自杀了。
他床边留了封遗书,开头写着 “老婆,我来陪你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半年前他妻子去世,他一直走不出来。
谢家振家里本来条件一般,上大学时父亲生病,家里欠了债,他只能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每天课后洗碗、周末发传单,累得够呛。
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同校的学妹,女孩看他吃得简单,常带饭给他,两人慢慢走到一起。
2024 年 2 月,他们办了场简单的婚礼,租了小房子,日子虽苦却有盼头。
没想到结婚刚 10 个月,妻子突然查出晚期肺癌。
谢家振辞了工作照顾她,借遍了钱,可病情还是恶化了。
妻子临终前说:“对不起,没能和你去泰国看大海。” 这是他们计划的蜜月旅行,一直没去成。
妻子去世后,谢家振独自去了泰国,在海边拍了照片,发朋友圈说 “海很蓝”。
可回来后整个人就像变了样,整天对着结婚照发呆,不吃不喝也不上班。
家人朋友劝他,他只是点头,眼神却空空的。
4 月 11 日,母亲喊他吃饭,敲门没反应,推门进去才发现他已经走了。
谢家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跟着妻子去了,可他不知道,妻子临终前曾跟护士说,希望他能好好活着。
爱情虽深,可生命只有一次,带着爱人的心愿好好活下去,或许才是更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