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是个精神分裂的国家!特朗普和鲍威尔的互撕,堪比现实版《权力的游戏》。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职务,是由特朗普提名的。可奇怪的是,他为啥总给特朗普添堵?

特朗普多次要求降息,鲍威尔却一直硬扛,眼看关税战失利,支持率下跌,按照特朗普的作风,肯定会提前考虑如何甩锅。

那么,这是一场忘恩负义的戏码,还是权力与资本的博弈?最终走向又将如何?对中国有什么机遇?

2017年,特朗普提名鲍威尔当美联储主席时,很多人觉得奇怪:这个华尔街出身的“老江湖”,既不是特朗普的嫡系,也没有强烈的党派色彩,凭啥能坐上这个“全球最有权势的位置”?

其实,这背后是资本家们精心设计的“政治保险”。鲍威尔曾是凯雷集团的合伙人,这家公司专门玩能源、军工并购,和高盛、摩根大通穿一条裤子。

特朗普需要华尔街支持他的政策,而华尔街需要一个“自己人”在美联储,既能维持表面的“独立性”,又能偷偷给资本开绿灯。

特朗普提名鲍威尔,本质上是和华尔街做了笔交易:我给你们政策便利,你们让鲍威尔帮我稳住经济,连任之后大家继续分钱。

但特朗普没想到,鲍威尔一上任就“反水”了,只管自己的位子,不管特朗普死活。

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要求鲍威尔降息对冲关税冲击,鲍威尔却连续四次加息,直接跟特朗普唱反调。

特朗普第一任期,被民主党搞的焦头烂额,也没太多精力管美联储,后来,拜登上任,鲍威尔延续了高利率抗通胀政策。

等到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时,基准利率已攀升至4.5%,企业贷款成本飙升至6.5%,直接卡住了“制造业回流”的喉咙。

到了第二任期,特朗普更急了:他要通过关税战把制造业“逼回”美国,创造就业讨好选民,可美联储的高利率,导致企业贷不到低息款,建厂计划也就全卡住了。

那么,同样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为啥鲍威尔就是不愿降息?

因为美国的利益,本身就有分歧。

鲍威尔的“根”在华尔街:他曾帮波音、洛克希德·马丁搞并购,和高盛、摩根大通的高管称兄道弟,这些银行不仅是美联储的“股东”,每年稳拿6%的固定股息,更是鲍威尔过去十年,在华尔街打交道的老伙计。

高利率对他们来说就是“印钞机”,仅2025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就靠高息放贷,狂赚125亿美元,同比涨了22%。

鲍威尔很清楚:一旦降息,华尔街利润就会缩水,美元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也保不住,2024年美元储备占比,已经已跌到58%,这是金融资本的核心利益,必须得坚守。

那么,好不容易再次入主白宫的特朗普,能任由美联储骑到政府头上吗?

当然不能。

所以,二者互撕就成为必然,这本质是短期政治诉求,与长期资本利益的冲突。

特朗普要的是“短期见效”:通过关税战让工厂冒烟、获得更多选民支持,那2026年中期选举就能稳了;

可华尔街要的是“长期收割”:高利率吸引全球资本,靠利差套利躺着赚钱,顺便锁定6月发行的高利率美债。

但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不多了。眼前有两个“定时炸弹”:

一是关税战打成僵局,美国零售商库存积压率涨到18%,沃尔玛利润暴跌40%,选民怨声载道;

二是6月份6.5万亿美元美债到期,若以4.5%利率发行,每年利息将新增2600亿,相当于每天烧掉7亿美元。

无论砍军费,还是动社保,都会得罪选民,鲍威尔不降息,这不就是明摆着拆台吗?

但特朗普是谁?是出了名的“政治赌徒”。总统任期就4年,他才不管2028年之后的事,现在就要甩出“王炸”:

第一招,把鲍威尔变成“全民公敌”。特朗普会持续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攻势,他很可能举着房贷账单,向选民咆哮:“你们每月多还的几百美元,都进了华尔街的腰包!”

他还可能拿鲍威尔华尔街出身说事,指责他“心里装的全是华尔街抄底,根本不顾美国人死活!反而是自己,一直在争取就业机会”。

以红脖子们的智商,这种“美联储在帮富人赚钱”的叙事,会完全掩盖货币政策的复杂性,把鲍威尔钉上“官商勾结”的耻辱柱。

第二招,直接拆美联储的“制度台”。特朗普正在逼国会通过《美联储问责法案》,核心就两条:总统能以“政策分歧”解雇鲍威尔,美联储制定利率必须“优先考虑就业”。

说白了,就是要把美联储从“独立央行”,变成“总统的印钞机”。他还放话要换美联储的人,连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接班人都找好了,以配合自己的关税降息。

第三招,最狠的“杀手锏”——宣布进入“国家经济紧急状态”。6月美债要是卖不出去,特朗普会动用总统特权,强制美联储做两件事:买5000亿美元新债,把利率压到4%以下;给制造业企业3%的低息贷款,差额由美联储补贴。

这招他2020年疫情时就用过,当时宣布紧急状态后,美联储被迫印钞救市,最高法院没拦着,这次有共和党国会撑腰,他觉得胜算不小。

这相当于拿枪指着美联储的头:“你不配合,我就搞乱金融市场,让选民看看是谁在搞破坏!”

那么,鲍威尔就这么被动挨打吗?

当然不是。

高盛、摩根大通的CEO,已经悄悄给共和党议员打电话,威胁“敢通过法案就撤回2026年的政治捐款”——这些可都是共和党的“大金主”,议员们能不哆嗦吗?

美联储也放话了:要是特朗普启动紧急状态,就提前“缩表”抛售国债,直接让美股暴跌10%。

特朗普心里也很清楚,他的支持率和股市绑得死死的,股市一崩,中期选剧就悬了,所以,这其实是一场“互掐”的死局。

现在的局面,就像两个人在悬崖边拔河:特朗普要短期政绩,哪怕把美元信用当绳子拽断;鲍威尔代表的华尔街要长期利益,哪怕把特朗普逼到绝境。

但最倒霉的还是普通人:房贷月供涨了快一倍,超市里东西越来越贵,可工厂还是没搬回来——高利率让企业贷不到款,关税补贴根本补不上成本。

这场博弈会怎么收场?大概率是“各退一步”:美联储稍微降点利率,比如把10年期国债利率压到4.2%,给特朗普一点面子;特朗普放弃解雇鲍威尔,但继续在舆论上攻击他,把关税战的锅全扣在美联储头上。

至于美元信用,就在这种拉扯中一点点被透支。等特朗普2028年离任时,可能会留下一个“高通胀、高债务、低增长”的烂摊子,但特朗普才不在乎呢,那都是下一任的事。

特朗普忙着跟鲍威尔互撕,我们正好团结更多国家,共同对抗美国发起的关税战。

下周三,我们会在联合国,公开要求美国说明发动关税战的目的,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担责,把美国置于全球的对立面。

这既是为全球主持公道,吃定心丸,也是对各国态度的检验,至于各国怎么接招,那就看他们自己了。

反正无论如何,我们为全球经济着想的人设,都算立起来了,至于立到什么程度,那要看美国的应对水平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