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云南洋溢着狂欢气息,傣族泼水节与东南亚文化盛事形成"双向奔赴"。近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境大厅内,身着筒裙的泰国游客与佩戴花饰的中国旅行团交织成流动的风景线,见证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境狂欢季"。

数据见证热度:中外客流同比双增长

泼水节期间,云南与泰国、老挝等国同步举办的庆祝活动点燃旅游热情。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显示,4月1日至15日,口岸累计保障出入境旅客13.6万人次(同比+13%),其中外籍旅客5.5万人次(同比+25%),马来西亚成为入境旅客来源国榜首。"空中走廊"的便捷性凸显——从昆明飞抵曼谷、万象等城市均在两小时内,让泼水节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狂欢节"。

边检服务升级:多语通道实现"即到即检"

"从下飞机到通关只用了8分钟!"马来西亚旅客林先生展示着刚盖好章的护照。为应对客流高峰,昆明边检站实施三项创新举措:

- 动态通道调控:增设东南亚国家旅客专用通道,根据实时流量灵活切换"中国公民""外籍人员"通道功能;

- 多语服务矩阵:在查验现场设立中、英、泰、老、缅五语种服务岗,配备智能翻译设备,解决语言沟通障碍;

- 警企联动机制:与12家国际航空公司建立信息共享群,提前掌握旅行团人数、特殊旅客需求,实现"团队旅客预申报+快速验放"。

政策红利释放:免签直航激活区域经济

"72小时过境免签+第五航权"政策叠加32条直飞东南亚航线,让昆明成为东南亚旅客进入中国的"首站选择"。边检站同步推出24小时"随到随检"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早7点、晚9点等高峰时段,提前调配备勤警力。数据显示,泼水节期间口岸日均通关速度提升22%,单小时最高验放量达3800人次,确保"零滞留、零积压"。

开放窗口价值:从旅游热到经贸链延伸

随着云南"辐射中心"建设推进,昆明口岸正从"旅游通道"升级为"经贸枢纽"。边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通关流程,今年一季度已助力23家跨境电商企业实现"当日达"物流时效,推动3.2亿元东南亚特色商品通过航空冷链进入中国市场。泼水节的"人潮"背后,是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贸易、投资领域的深度交融。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陈志蓉 李康 彭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