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曾于2021年4月1日撰文感慨:

“20年了,我们终于说出这句话!”

在20年前的4月1日,在中国南海上空发生了令国人愤慨的中美撞击事件,我国飞行员王伟在战机严重受损无法挽救后虽然成功跳伞,却最终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上,我国出动了10万军民反复搜寻,仍然没有找到他。


【王伟虽然成功跳伞了,但搜寻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个中因由直到20多年后大家才算是明白了。

美国在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上的态度转变

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主管美国和大洋洲事务部长助理周文重立刻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强调事件责任方毫无疑问就是美国,美国方面必须对中国人民做出解释。

然而对此美国方面的气焰相当嚣张,根本不想承担任何责任,言谈间只是轻描淡写的表示遗憾,还不断要求中方尽快释放军机的机上人员,并归还美国侦察机。


【擅自停在中国机场的美方侦察机】

之后中国方面多次重申中方的严正立场,却没想到美国根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甚至还派出三艘驱逐舰前往中国海南岛附近游弋,并在中国南海地区停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酵,中国公众反应强烈。

《中新网》就曾在《长篇:撞机事件发生后的20多个日日夜夜》一文中回忆: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等全国主要新闻网站,网民点击率最高的就是有关撞机事件的报道。新浪网还特别开辟了新闻留言板和‘撞机’论坛,几天内访问该网站的网民数量一路飙升。”


【中美南海撞机】

从4月1日撞机事件发生,到13日下午3点,网民讨论该事件的评论帖子数量已经超过了20万,相关新闻调查也吸引了85万人次参加,

“创造了中文论坛就某一独立事件而发表帖子数量的最高纪录。”

中国官方以及民间的态度,迫使美国最终让步致歉,但这让步的过程仍然不情不愿,于是就发生了美方“六易道歉稿”的事情。

直到美国第六次修改道歉信内容后,双方终于就相关事件达成一致,并商定道歉信由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国政府正式递交中方,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则代表中国政府接受道歉。


【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

10万军民搜寻王伟

在中央政府在政治舆论方面发力的同时,中国军民也组成一波又一波的搜救队,试图在茫茫大海上找到王伟。

《中新网》曾在相关文章中回忆了当时各方发力搜救的部分细节。

在4月3日和4日,江主席两次强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手段,全力搜救跳伞的飞行员王伟”。


【王伟跳伞后消失在了茫茫大海】

那段日子里,中国投入了空前的搜救力量:

“空中,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从低空、超低空不同高度拉网式搜寻;海上,驱逐舰、护卫舰、猎潜艇以及救捞船、渔船,不知道把那片海域‘翻耕’了多少个来回……十几天里,海军共出动舰艇113艘次,飞机115架次,各类民用船舶出动1100多艘次,搜寻范围达8.3平方公里……”


【海上搜救】

同时,中国投入的搜寻人力也规模惊人,《中新网》特别提到了“天涯海角”的崖城镇,小小的崖城镇当时出动了3870余人,在长达197.2公里的海岸线上紧急设置瞭望哨,24小时昼夜不停地值班搜寻。

十几天时间里,全国共计10万军民投入了搜寻。

王伟的战友、当时是某飞行团副团长的王文治后来回忆当时搜寻的过程时说:

“这些天,飞机一起飞,就盼着奇迹出现;每一次返回时,心还在天上,泪却流在脸上。”


【中美南海撞机】

某导弹护卫舰水兵江卫国语气沉痛:

“我真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

多少人不计代价、不计得失,坚持十几天,只希望能找到落海的王伟,可最后奇迹都没有发生。

在有关部门最终选择停止搜寻,宣布王伟牺牲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痛捶地面,不甘和难过和着泪水扑簌簌落下。

为什么找不到王伟?

当年有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就是找不到王伟。


【海空卫士王伟烈士】

直到20多年后,我们勉强收束沉痛,客观去分析时才明白,这一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时中国存在多重技术局限导致的。

首先,当时中国主役的战斗机,其弹射座椅并未配备GPS或无线电信标,飞行员王伟跳伞后,其位置只能依靠同样执行拦截任务的战友赵宇的目击情况等估算,这个误差范围是可以达到上百公里的;

其次,当时中国主役的战斗机上所配备的救生包并不完善,除了基础物资,并无自动信号发射装置、抗鲨剂以及保温设备等,且其中最重要的求救设备也需要手动启动。王伟跳伞后落海遭受的冲击可能让其昏迷了,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自救动作;


【中美南海撞机】

再者,2001年的中国并没有完善的远海立体搜救体系,主要装备的雷达在探测小型目标方面作用极其有限,而专业的救援船只以及直升机数量又极其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及时搜寻到王伟;

最后,中国当时也没有成体系的黄金72小时救援相应机制,从我们在前文的介绍就可以看出,当时我们主要依赖人工目视搜寻,这比较容易出现纰漏,而且搜寻效率很慢。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海面上环境恶劣,也影响了搜救行动。


【中美南海撞机】

而最终以王伟牺牲为代价,我国也开始特别推动相关方面的改革,以保证后来者不会再步王伟的后尘。

参考资料:

【1】《中美南海 “撞机事件”》 光明网[2010.3.1.] 【2】《长篇:撞机事件发生后的20多个日日夜夜》 中新网[2001.4.2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