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高调宣称,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能在远洋决战中击败中国辽宁舰与山东舰两艘航母。很显然英国狂吹言论迅速引发热议,但细究之下,英媒的“豪言壮语”更像是一场脱离现实的自我陶醉。

事实上,“威尔士亲王”号虽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二号舰,满载排水量达7万吨,但其战斗力远未达到英国吹嘘的水平。



相比之下,中国辽宁舰与山东舰虽采用滑跃起飞模式,但经过多年实战化训练,已形成成熟战斗力,且依托中国强大的海空体系支持,绝非英国单艘航母能轻易撼动。我们可以从舰载机质量与数量、航母护航编队实力、体系作战能力三个维度,彻底拆穿英国“一艘航母碾压两艘中国航母”的荒谬论调。我们首先看舰载机对比:F-35B数量不足,歼-15战力被低估。



F-35B的“纸面优势”与实战短板是不可忽视,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搭载的是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战斗机,该机虽属第五代隐身战机,但为适应垂直起降功能,牺牲了大量性能:

航程短:作战半径仅450海里(约833公里),远低于歼-15的10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



载弹量有限:F-35B内置弹舱仅能携带两枚AIM-120中距弹+两枚GBU-12炸弹,若外挂武器则丧失隐身优势。

数量不足:英国空军和海军总共仅48架F-35B,且需与美军“借机”,实际部署时“威尔士亲王”号通常只能搭载10-18架F-35B,远未达到36架的“理论满编”。

相比之下,中国辽宁舰与山东舰各搭载24-36架歼-15(山东舰优化后载机量更高),并已发展出歼-15T(四代半升级版)和歼-15D(电子战型),综合战力远超英媒口中的“落后四代机”。



我们再看数量优势+体系配合,歼-15并非“活靶子”。英媒鼓吹“F-35B可隐身猎杀歼-15”,却忽略了几个关键问题:

歼-15并非孤立作战:中国航母编队配备空警-500预警机(未来或上舰空警-600),可大幅削弱F-35B的隐身优势。

数量压制:即便F-35B单机性能占优,但面对两艘中国航母的48-72架歼-15,英国航母的10-18架F-35B将陷入“导弹耗尽仍无法全歼对手”的困境。

电子战支援:歼-15D电子战型号可干扰F-35B的雷达与数据链,进一步削弱其优势。



我们看护航编队对比:英国“裸奔航母” vs 中国“铁桶阵”。英国航母编队:舰艇短缺,防空漏洞大。

英国海军目前仅6艘45型驱逐舰,且因动力系统缺陷,实际能出动的仅1-2艘。此次“威尔士亲王”号亚太之行,仅搭配1艘45型驱逐舰、1艘23型护卫舰及1艘补给舰,防空火力严重不足:

45型驱逐舰垂发单元仅48个,且“海毒蛇”导弹射程有限,难以应对饱和攻击。

缺乏远程反舰能力:英国舰艇主要依赖“鱼叉”反舰导弹(射程130公里),而中国052D驱逐舰已装备鹰击-18(射程540公里)。



中国航母编队:多层次防御+反舰火力碾压。辽宁舰与山东舰的典型护航编队包括4-6艘052D/055驱逐舰**(64-112个垂发单元,配备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2-4艘054A护卫舰(兼顾反潜与中程防空)。1-2艘攻击核潜艇(可发射潜射反舰导弹)。

这种配置下,英国航母编队若想逼近中国航母,需先突破数百枚防空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拦截网,生存概率极低。



我们再来看体系作战能力: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碾压英国远征舰队。 英国航母的“远征困境”,“威尔士亲王”号若真来亚太,将面临:远离本土补给:英国在亚太无可靠基地,一旦受损,维修与补给极其困难。与中国近海作战不同,英国航母无法依赖空军或导弹部队支援,纯靠舰载机孤军奋战。



中国的“主场优势”:中国可以实现火箭军+空军+海军立体打击。若英国航母胆敢进入中国近海,解放军可动用:东风-21D/26B反舰弹道导弹(射程1500-4000公里,专打移动航母)。轰-6K+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400公里,末端速度4马赫)。水下潜艇伏击(039A/B型AIP潜艇可静默跟踪英国编队)。 在这种体系下,英国航母尚未发现中国舰载机,就可能已被东风快递送入海底。



因此:英媒吹嘘的“单挑两舰”纯属幻想。综合来看,英国“威尔士亲王”号在舰载机数量、护航编队实力、体系支撑三个关键维度上均处劣势:

1. F-35B数量不足,难以对抗两艘中国航母的歼-15机群。

2. 护航舰艇老旧且短缺,无法抵御中国驱逐舰+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

3. 远离本土作战,在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面前几无生存可能。



英媒的“一艘碾压两艘”论调,不过是殖民时代“皇家海军无敌”幻想的残影。现实是,现代海战拼的是体系,而非单舰“纸面数据”。若英国真敢挑衅,解放军有能力让“威尔士亲王”号重蹈1941年“俾斯麦”号的覆辙——有去无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