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作为最有几率成为元帅的区域,竟然被评为了大将,当时还引起了不少的争议。要知道在解放战争的时候,粟裕可是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功劳就连毛主席都称赞有加,可是最后只授予了大将,所以有人为粟裕鸣不平,那么粟裕到底达到元帅的标准吗?
其实大将中不仅仅粟裕被人议论能够成为元帅,还有一个人也同样有这方面的争议,他就是张云逸。不过既然张云逸有资格被评为元帅,可是为啥他最后却被授予了大将,甚至还排在了第七位?
张云逸可是出了名的高资历,就连一些元帅都比不过他。而且张云逸的资历也达到了元帅的标准,而且在1955年有这样的规定,那就是元帅主要看资历,而大将需要考虑资历与战功,上将及以下军衔,主要看的就是战功了。
其实这个规定也很好理解,士兵在战场上作战立功,就可以从少将一路升上大将,只是想要成为元帅的话,就不能只考虑战功,还需要看资历达到了没有。而粟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虽然很会打仗,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可是最后他却只获得大将没有成为元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资历没有达到。
至于张云逸,他的资历绝对是最大的倚仗,尤其是能力还非常全面,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短板。张云逸在1892年出生,年纪方面除了朱老总比他大,其他的还真没有比得过他的,另外就是参加革命非常早。
1909年,张云逸就是同盟会中的一员,然后第二年的广州起义,他也参加了,在黄花岗起义还有武昌起义的时候,张云逸则是参与了攻打两广总督的战斗。而且在国军中的地位,张云逸也是相当高的,元帅中还真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他。
在北伐战争的时候,张云逸就在国军中担任师参谋长,而名气比较大的叶挺呢不过是个团长。1929年的百色起义就是张云逸同邓公一起领导的,红七军就是他们组建的。这可是之后成为红军的根基。在井冈山还有土地革命的时候,张云逸都在党内担任着重要的职务。所以说张云逸的履历绝对是强悍,怎么说他也应该是被授予元帅的。
可是之后她之所以会出现意外,还是因为一封电报的影响。要说这封电报到底有多重要,还得看电报的内容,解放战争初期各个方面就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直接将之前的计划给打乱了,这样的时局让谁都没有想到,而且还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于是华东局就发来了电报,主要是对人事上的安排。
最终让陈毅去山东主持工作,饶漱石担任山东的军区政委,黎玉则是在野战军中担任政委,而陈士榘担任军区的参谋长,张云逸就是军区的副司令。虽然这样的人事变动,让人看不出端倪,可是如果同实际联系在一起的话,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罗荣桓当时带着山东主力部队去了东北,而山东的部队作战实力就不多了,虽然形成了军区,可是打仗还得是野战军,因此陈毅来山东主政,负责的也就是野战军的工作。如此一来,军区的事务就都由张云逸来负责了,这也让张云逸做起了后勤方面的工作,这也算是对口了。
虽然后勤工作没有前线危险,可是工作却是相当复杂的,如果后勤工作做不好,那就很难让前线的战事继续,所以这都存在连锁反应的。可是张云逸面对这样的安排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他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后勤工作上,让前线作战得到保证,也让他成为共产党员的模范,这可是毛主席亲自承认的,因此在张云逸看来头衔与职务都不重要,务实的态度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