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真正发大财的狠人,越是喜欢藏起来玩低调。



比如说这位浙江衢州人,叫李奇斌,基本也不出来抛头露面,就网上散落着一些零碎消息,知道是位70后、中专毕业,和妻子齐燕一起搞了个“夫妻店”,就是做做小孩生意,反正夫妻俩一年到头也够吃了。

那现在大环境也不明朗,生意到底怎么样呢?

2024年,李氏夫妇占了83.5%股份、作为实控人来操盘的这家公司,营收一共干了100.57亿,利润44.6亿。

比狂飙还要飙。

在江浙沪,有不少夫妻档企业家都挺出名,像苏州搞石化的陈建华和范红卫、连云港弄医药的孙飘扬与钟慧娟,都是超级大户,各种财富故事、江湖传说满天飞。

而这对浙江李氏夫妇,就相对有点冷门了。

但没关系,只要把这家公司的名字——「卡游」两个字给贴出来,知名度马上盖过什么福布斯什么胡润榜上的所有人。

因为全中国小学生,不管是江浙沪的、京津冀的、新疆的还是海南的,天南海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看到这两个字,小朋友立马走不动路,有零花钱的掏零花钱、没有的就追着爷奶爸妈,反正定期得去上供,因为这卡游实在是太令人上头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

2024年度,浙江省义乌市工业企业五十强排名,浙江卡游动漫坐上了头把交椅;而另一项税收十强榜,卡游也是那位纳税最大户。

就拿这个义乌五十强名单来说,过去几年,卡游从39名、到第8顺位、再到成为当地扛把子,也就用了三四年功夫,属于是旱地拔葱、原地起飞。

上名单的属于是工业企业,人家都是什么太阳能、动力总成、医药用品…就卡游比较有个性,没搞什么高精尖,就是卖点小卡片。

很多企业这几年都是各种焦灼与挑战,今天担心个市场走向,明天害怕个国际形势,但卡游没这个烦恼,人狠话不多,就是闷声在市场上狂奔。

没办法,全国小学生太捧场了,去年卡游一共卖出去多少包卡片?

答案是,48亿包。

数字惊人,难怪卡游业绩,同比暴涨了278%,翻了近四番。

有了全国小学生们的“爱的供养”与“持续输血”,卡游硬是把印卡片的营生弄成了印钞机式的生意,在不明朗的市场局面下,逆势起飞、强势破局。

一张小卡片,玩法还挺多。

甚至还搞出了个二级市场,说是有些稀缺珍藏版好卡,被炒作到了上万元一张,不仅成了小学生们人传人的“社交货币”、还成了他们财商第一课的“理财神器”,难怪不管你几年级,都被拿捏得死死的,招太多了。

当然,卡游这生意也得交“份子钱”,尤其是国外的各种授权IP,小马宝莉、叶罗丽、哈利波特、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实际上,李奇斌此前创业之路也不算太顺利,直到2018年拿到了奥特曼IP授权,终于开上了财富快车道,一路狂飙。

关键这门生意有个特点,虽然不一定恰当,但和地方烟草、湖南槟榔、澳门赌场…在某个维度上还有些异曲同工,都很容易成瘾。

只是说那些行业针对的都是成年人,卡游的金主则是小学生群体,算是以一己之力开辟了一条未成年全新赛道。

这奥特曼小卡片看着难以理解,像80后熟悉的「小浣熊干脆面」,也玩集卡这一套,但那个至少还带个面,卡游则是光几张卡片,不过这些都完全挡不住小朋友们的疯狂迷恋。

“脑控型”生意,都会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参与门槛低、很少钱就能搞一把,钩子先把你勾住,迅速给到多巴胺奖励,讲究个短平快;

进程中,它会给到你一个不确定性的激励,就是说,你的奖赏可能落空,也可能很普通,但也有一些概率会超出你的预期,总之,不太好精准预测;

接着,很重要的一条,你参与的这套东西,它一定得能快速重复,搞完一把,马上无脑进入下一把,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几板斧下来,上瘾机制就奏效了,人就上头了。仔细想想,其实市面上的很多营生,玩得都是这一出。

靠着全中国的广阔市场和对小学生的精准拿捏,卡游这几年算是野蛮生长,去年1月份,卡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不过以失败告终。

其间,证监会就股权激励是否存在入股价格异常、数据安全评估、未成年人保护等,提出了审查要求。而就在最近,卡游二度冲击港交所。

为什么看着还挺急?因为这几年虽然顺风顺水,但卡游在2021年拿过一轮融资,搞了个对赌协议,按要求得在5年内完成上市,不然就会触发回购,而回购利息为年化利率8%。

也就是说,如果在2026年3月前没搞定IPO,卡游将面临高额违约成本,所以还挺着急上市这事。

除了IPO有点闹心,卡游这门专门“收割”小学生的生意,在舆论层面也一直颇有争议。

此前人民网就专门发表过评论,疾呼“失控的奥特曼卡,该管管了”;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卡游”关键词的投诉量更是突破了五万条。

平心而论,国内出了这么一家产品力很强、还挺有文化创新、又是纳税大户的企业,也算是好事,应该给予认可与鼓励。

但是,看着全国小学生们对着这些小卡片集体上头、疯狂上供,总感觉哪边还是有点不对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