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投身海外工程建设以来,山东高速路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亚洲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兼达卡高架快速路项目经理时圣辉的足迹遍布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孟加拉等国家,他带领团队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书写着建设者的奋斗篇章。


初征海外:在多元文化差异中破冰前行

2007年,时圣辉来到阿尔及利亚。彼时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我们对阿尔及利亚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这是非洲的一个国家。”时圣辉说。

初到当地,语言成为最大的障碍,阿拉伯语和法语的语言环境,让沟通变得异常艰难。“技术层面也面临很多困难,当地团队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经验,管理团队也缺乏相关知识,很多施工标准和流程都需要重新建立和磨合。”时圣辉回忆道。为了解决语言沟通问题,时圣辉一方面聘请专业翻译,另一方面鼓励大家自学简单的阿拉伯语日常用语。他自己带头,拿着小本子,随时随地向当地人请教,在施工现场,经常能看到他用夹杂着英语、阿拉伯语和手势的方式与当地员工交流。

在团队管理上,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更为棘手。当地人不习惯团队的工作模式,即使给加班费也无济于事。面对紧张的工期,时圣辉没有强制要求,而是选择了理解和尊重。他带领团队逐家逐户去拜访当地员工,和他们沟通项目的重要性,同时采取车接车送等福利措施。慢慢地,当地员工开始理解并接受,项目也得以顺利推进。这段经历,让时圣辉深刻认识到,海外项目建设,尊重当地文化、灵活管理至关重要。他感慨道:“文化差异是座山,但只要我们用真诚去开凿,就能铺就沟通的道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携手共进。”


再战南亚:在攻克技术难题中锻造中国方案

2019年,时圣辉来到孟加拉,负责孟加拉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建设。这是孟加拉国首个PPP项目,项目实施的难度超乎想象。

项目贯穿首都达卡人口密集区,其中的6.85公里的路段沿着现有在营铁路建设,与众多公路、铁路和立交交叉,施工环境极其复杂。烈日下,时圣辉带领团队一次次沿着铁路线实地勘察,详细记录沿线社区的分布、地形地貌等情况,与各部门反复沟通协调。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技术难题成为最大的“拦路虎”。下方是双向运营的火车轨道,上方要建设高架桥,既要保证火车正常通行,又要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这对施工工艺和安全防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时圣辉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成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日夜钻研。经过数不清的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研发出跨铁路盖梁施工用移动门式支架,能够在不影响铁路运营的情况下,精准安装高架桥构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在项目落实过程中,时圣辉始终坚守一线。他制定了倒排工期计划,将任务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班组,同时强调“安全第一、质量第二、进度第三”。作为项目经理,他每天都会到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问题。项目期间,他几乎以工地为家,白天处理各种事务,晚上还要去工地巡查,常常工作到凌晨。“觉得不放心,去现场看看心里才踏实。”时圣辉说。

2023年,项目建设临近一期通车倒计时,保通压力巨大。时圣辉果断实行项目部领导包保责任制,蹲点包片。他身先士卒,带头加班加点,紧盯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完成己方任务后,以大局为重,主动帮助内部单位奋战两昼夜,完成安装路灯电杆工作。2023年9月2日,项目一期顺利通车。通车后,面对运营保障团队未组建完成的情况,时圣辉又派出己方人员和设备,协助组建团队,保障了项目通车初期的运营和维护。他自豪地说:“看到项目顺利通车,当地人民的出行变得便捷,一切的付出都值了。这不仅是我们团队的荣耀,更是中国基建实力的体现。”


赤子之心:于坚守与思念中砥砺前行

在异国他乡日夜奋战的岁月里,时圣辉不仅筑起了一条条发展之路,更在不经意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个平凡的巡查日成为时圣辉心中最温暖的记忆。达卡高架快速路项目大干阶段,他如往常般沿着6.85公里铁路线检查施工质量,烈日下,一名衣衫朴素的孟加拉少年主动上前搭话。少年说:“中国人太了不起了!你们修的路就像通往天堂的阶梯,我长大后也要当工程师,像你们一样建造伟大的建筑!”这句稚嫩而真诚的话语,让时圣辉瞬间红了眼眶,那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化作了身为中国建设者的自豪。

长期在外工作,时圣辉对家人满怀愧疚与感激。“以前在非洲工作时,一年才能回一次家,现在条件好了一些,回家次数多了,但每次在家待的时间都不长。”时圣辉说。

“现在项目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时圣辉感慨,海外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只要肯吃苦、肯钻研,一定能收获成长。

孩子通过有关宣传报道了解到他的工作环境,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在外工作的不易。有时候孩子重要考试需要陪伴,时圣辉却因工作实在走不开,但家人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提及家人,他的眼中满是柔情与亏欠:“家人是我坚强的后盾,为了海外项目建设,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毫无顾虑地在海外拼搏。”

回顾18年海外工作经历,时圣辉说,从最初的艰难适应,到如今能够主导项目、推广中国标准,他深感自豪。如今,他依然奋战在建设一线,为推动海外工程建设,书写奋斗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陈景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