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瓜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劲爆,沉寂多年的导演王晶凌晨发文炮轰“香港顶流”,说人家人肥歌鸡舞贱,还要求人滚出娱乐圈。
王晶虽然在圈内有些名分,但这些年几乎是一个“销声匿迹”的状态,如此“指导”年轻人是不是有些过分,而且这语气也太不客气了一点。
不过娱乐圈吗,资历也确实是一种谈资,王晶如此“犀利”的评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这一次他好像撞到了一个硬钉子,4月12日发文怒斥,4月14就删帖“致歉”,并且画风一转去骂了别人,这又是得罪了谁呢?
火药味十足的骂战
肥成这样唱歌难听跳舞像鸭子,赶紧滚出娱乐圈!配上姜涛粉丝把铜锣湾围得水泄不通的庆生图,这场面活脱脱就是现实版“老炮儿大战流量明星”。
就单说王晶这操作也确实值得人敬佩,毕竟敢这样“开团”的也王晶算是独一份了。
要说姜涛这个人吧,当年参加《全民造星》夺冠出道时也算眉清目秀,跟内地那位唱《烟火》的陈翔颇有几分相似。谁曾想成为香港顶流后直接放飞自我,体重跟人气齐飞,如今被网友调侃"腿比港铁柱子还粗"。
不过娱乐圈这东西也有代沟,万一人家这一辈的年轻人就是喜欢这种身体的呢,虽然小编是欣赏不来,但想想王晶捧红的那些娱乐圈的明星,他还确实有批判的资格。
周星驰、邱淑贞等,这些个个都是重量级。
不过有人说王晶倚老卖老,仗着江湖地位教训后辈,当然也有人力挺,说他毒舌但句句在理,娱乐圈就缺这种敢说真话的人。
一时间,评论区比菜市场还热闹,各种观点噼里啪啦,跟炒豆子似的。
但要说这件事的导火索,还得提到江涛的生日宴。
本月底姜涛迎来生日,他的粉丝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都准备了各种应援活动,街上还有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
可能就是粉丝这些狂热的举动,引发了王晶的不满,所以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炮轰,不过王晶现在已经把帖文进行了删除。
所以与其说王晶的“炮轰”是针对姜涛个人,更像是对当下“流量至上”娱乐圈生态的一声无奈叹息。
姜涛从2018年选秀节目《全民造星》中脱颖而出的男团C位,凭借“养成系”路线和早期尚可的颜值迅速走红。然而成名后的姜涛却似乎迷失了方向,身材管理失控,唱跳实力也未见明显提升。
即便如此,他依然凭借庞大的粉丝群体稳坐顶流宝座,4月30日的生日应援更是将铜锣湾变成一片热闹的“追星海洋”,这种“粉丝经济”的畸形繁荣,正是王晶所深恶痛绝的。
之后的“道歉”声明中王晶也提到了这一点,说自己并不是针对这位“香港年轻人”,只是在嘲笑如今的资本运作,还拿出许冠杰、张国荣等人于姜涛做对比,看似给自己洗白,但其实还是在暗戳戳的说姜涛不行。
流量时代的狂欢
姜涛的成功之路是“流量时代”的典型案例,选秀出道、粉丝拥戴、奖项加持,这些元素共同构筑了姜涛的顶流之路,他五次获得“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甚至追平了歌神张学友和陈奕迅的纪录。
但这些荣誉与他的实际行动完全不匹配,他日渐下滑的专业素养和不断放飞自我的形象管理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也不禁让人质疑: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实力真的还重要吗?
“姜涛现象”的背后是“饭圈文化”的野蛮生长,粉丝的狂热追捧掩盖了偶像的不足,也扭曲了行业的评价标准。
王晶的愤怒,也代表了许多老一辈香港娱乐圈人的心声,他们曾经见证了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张国荣为演好《霸王别姬》苦练京剧,周润发为一个镜头NG上百次,刘德华以“笨鸟先飞”的精神成为劳模。
这些老一辈艺人用汗水和努力换来了观众的认可,而如今“十年磨一剑”的匠人精神似乎正在被“流量至上”的浮躁风气所取代。
曾志伟试图改革TVB颁奖典礼,却遭到抵制,王祖蓝回归港圈推出“全民造星”,反响平平。就连曾经星光熠熠的金像奖红毯,也逐渐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些现象都表明,老一辈香港娱乐圈人正在努力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但他们对专业精神、作品质量的坚守从未改变,王晶的“怒斥”,正是这种坚守的体现。
资本的运作才更可怕
“流量至上”的现象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秀模式的盛行降低了艺人入行门槛,资本的介入加速了偶像的批量生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则将“数据”变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在这样的环境下,营销和炒作成了快速获取流量的捷径,而艺人的实力提升却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姜涛的“爆红”,正是这种机制的产物。
他并非没有努力,只是他的努力方向或许偏离了真正的艺术追求,他被包装、被推崇、被消费,最终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流量”的象征。
“姜涛现象”给香港娱乐圈敲响了警钟,流量并非万能,实力才是长久发展的基石。香港娱乐圈需要反思,如何才能在流量时代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何才能重塑“香港星光”的辉煌?
是继续沉迷于“流量”的泡沫,还是回归对作品质量的追求?是向“饭圈文化”妥协,还是坚守艺术的底线?这不仅是姜涛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香港娱乐圈需要面对的挑战。
可能这也是王晶发文怒斥的主要原因,因为看到过港片兴起的年代,才愈发觉得如今的娱乐圈变了,变的充满了铜臭味,虽然早年的娱乐圈同样乱的不行,但也确实打造出了令人信服的作品,而如今却是完全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