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作家莫言说过: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就会成长!”
什么世道人心、人情冷暖,别人说一千遍,一万遍,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一样是看不透,也搞不懂的。
当然了,所有的看不透,搞不懂,并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的。毕竟,生活的诸多磨砺,会让我们逐渐醒悟。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被生活毒打过,脑子也就逐渐清醒了。
人过四十,穷过一次,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人情冷暖”。
02
一个真相:汤无盐不如水,人无钱不如鬼。
汤里边没有盐,还不如白开水好喝;人没有钱,活得还没有鬼逍遥自在。
年轻人,没有家庭,无牵无挂,哪怕没有钱,也都问题不大。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反而活得更潇洒,更轻松。
中年人,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无数的牵挂,一旦贫穷,没有钱,养不起家,那问题就比较大了。什么潇洒、轻松,不存在的。
至于找别人帮忙,别人也未必会伸出援手。
特别是在这个内卷严重、赚钱困难的年头,每个人都不容易,大部分人都没有钱,别人又怎么可能伸出援手呢?
没有钱,老人就养不起老;没有钱,一日三餐就成问题;没有钱,孩子读书就比较困难;没有钱,跟另一半,就会贫贱夫妻百事哀。
外人,终究只会在一旁,看笑话。
03
现实的人性: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过年的时候,回到老家参加亲戚聚会。亲戚们第一时间给谁敬酒?毫无疑问,给最有钱的那个人敬酒。
至于那些贫穷、落魄的倒霉蛋,基本都会被人无视,没有人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你有钱,别人就尊重你;你没有钱,别人就看不起你。外人如此,亲戚也是如此。有可能,亲戚的势利眼,会更严重。
春秋战国的苏秦,早年未遇,贫穷落魄,家里边的父母、兄弟、妻子、大嫂,都看不起他,给他脸色看。
后来,苏秦执掌六国相印,权倾天下,衣锦还乡的时候,亲人邻里的态度都变了。从之前的看不起,到阿谀奉承,笑脸相迎,甚至跪着迎接。
这说明了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看感情,也不看疏远,只看实力。有实力,别人就尊重你;没有实力,别人就瞧不起你。
04
人与人之间,终究是一场“利益”交易。
假设,有一所好学校,你想让小孩进去读书,那你要怎么做?
毫无疑问,需要“托关系”。问题是,虽然你来托关系,可别人为什么要帮你呢?
你有利益,别人才会帮你。你没有利益,别人就不可能帮你。
看过一段视频。
某家长连线张雪峰老师,跟他说:我的孩子想读金融专业,我有某个朋友、亲戚在某某金融公司上班,毕业后,想找他们托关系,你觉得可以吗?
张雪峰老师只是做了一个手势,说了一句:别人凭什么帮你呢?家长,你也知道,要想别人帮你,是需要......
想进入好单位的人多了去了,你贫穷,没有钱,凭什么进去呢?他有钱,父母也有关系,就肯定进得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托”就有用的。要想托关系,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利益付出。没有利益付出,谁认识你呢?
05
写到最后
何谓人情冷暖?
就一句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你有钱,别人来奉承你,给你锦上添花,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反之,你没有钱,别人瞧不起你,只会来落井下石。
至于什么雪中送炭,不过是幻想罢了。这年头,就没有雪中送炭的。
说得难听一点,一个人,生了病,但他没有钱,那他就看不起病。哪怕病情再严重,也只能在家等死。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某某人可怜,就对他施以援手。没有钱,别说看病了,连饭都吃不起,只能饿死。谁都不会可怜这些人。
现实,总是很残酷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