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在“对等关税”次略后,被中方反制打得阵脚大乱,只能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叫嚣,他颜面尽失,于是给商务部长下令,妄图用新招扳回局面。
4月16日,特朗普一边宣称愿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一边将“球”踢给中国,暗示中方先让步,还祭出“中国占主导的优势产业”这一杀招,扬言要来场巅峰对决。
他这次盯上中国优势产业,是真被逼急要动真格,还是虚张声势?面对特朗普的挑衅,中方又会给出怎样的有力回应?
特朗普施压
自从特朗普一上台,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放大招,搞起了“对等关税”,把中国视作主要的目标,关税加得越来越重,来压制中国,结果,中方以牙还牙,以“对等性”与“系统性”为核心,既通过高关税直接施压美国经济痛点,
这一招直接把特朗普搞得有些“自乱阵脚”,最近,特朗普又忍不住了,觉得自己在这场博弈中似乎没占上风,心里不爽,于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
4月16日,特朗普终于按捺不住怒火,公开喊话,说自己愿意和中国达成协议,但条件是“球在中国那边”,意思就是中国必须先采取主动,这话一出来,似乎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特朗普称“球在中国那边”,外交部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 2025-04-16 15:30
毕竟,贸易战也打得这么久,闹得全球都沸沸扬扬,特朗普心里也明白,单凭一个人能打赢这场战斗可不容易,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强调了“中国想要美国的消费者”“中国想赚美国人的钱”。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美国市场,所以中国在这场谈判里应该先作出让步,大家都能听出来,特朗普实际上是在玩心理战,目的就是把中国逼到墙角,让中方先低头。
不过,中方并没有急着回应这些言辞,因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言语较量,面对特朗普的挑战,中国反而采取了冷处理,中国的态度很清楚,不会因为一两句空话就随便做出让步。
并且特朗普虽然嘴巴厉害,但不一定能在实际操作中占到便宜,于是,特朗普的心情越来越焦虑,愤怒中开始发出了更加强烈的号召,要求中方先向美低头,甚至还祭出了一些“杀招”。
特朗普祭出杀招
在特朗普的计划中,就是中国的稀土资源领域发力,发起一场新的博弈,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要知道,稀土可不是普通的矿产,它可是科技发展和军事武器的“命脉”。
在这个领域,美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不太稳,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已经陷入了某种“被动”状态。
在这种特朗普自己玩砸了的背景下,美国不得不一边开拓新的稀土来源地,寻求替代进口国家,一边想办法发展稀土开采加工业,寻找新的稀土开发地,但特朗普想对深海稀土资源的开发,恐怕也想得美。
中国稀土资源储备丰富,占据了一个相当大的份额,开采和加工技术也处于领先水平,并且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条,几乎没有什么“断层”,结果特朗普想要拿起这张“王牌”要跟中国过招,那结果还用说吗?
中方反制
中国反击自然也是得心应手,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一联合,发布了一个公告,宣布对七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进行出口管制,通告一出,直接把美国的心脏给捏住了。
这可不是随便的管制,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特别依赖稀土,特别是钐、钆、铽、镝、镥、钪、钇这些元素,几乎是美国军事和高科技产业的命根子,尤其是在美国的F-35战机的生产上,结果被这招一打,进度立马被拖慢了,关键部件的性能也被影响。
除了在出口上做文章,中国还通过整合稀土产业,一个个小型的稀土公司被大企业吞并,越来越多的资源集中到了有实力的企业手里,技术越来越先进,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市场影响力也变得更强,能够保证确保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在开采技术上,中国用的“分离技术”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就,能够把稀土元素分离得如此纯净,纯度高达99.9999%,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他国家想要突破这一技术瓶颈,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美媒承认:中国手里有张“王牌”,美国无力反击 2025-04-19 15:07·上观新闻
美方求和
美国可能也感觉自己不占优势,似乎开始试图拉开和中国的距离,释放了一些“求和”的信号,美东时间4月12日,美国公布了一份关税豁免清单。
列出了20类商品,包括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集成电路等,这些商品从“对等关税”中被排除,不再受到原本高达25%的关税征收,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美国政府在帮助国内企业,但它们背后传递的信息却不那么简单。
180度大转弯”?美偷摸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20类产品列入其中 光明网 2025-04-14 07:37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公开场合也谈到过,“没人认为美国针对中国的加征关税政策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个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在暗示,双方的关系要有所缓解,但这话说得像是请中国“让步”一样,然而没有具体说美国会拿出哪些实际举措来达成协议。
只是喊喊口号,感觉像是在期盼中国低头,而不是美国真正做出改变,这让人不免怀疑,美国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更让人有点儿懵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又宣布,准备重新评估对华关税的“非预期后果”,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可中方回应说“愿意平等协商”,并没有像美国所期望的那样直接妥协。
可问题来了,美国贸易代表在后续的行动中,却一直纠结一些细枝末节,甚至对中方提出的核心问题完全视而不见,就这样,美国的求和动作看起来有点像“嘴巴上说着要和解,手上却继续作弄”的状态,让人不禁感到,这一切可能只是为了缓解自己国内的压力。
尽管美国在寻求和解的同时,嘴上说着“求和”,实际行动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依旧没有松动,关键领域依旧在加大对中国的压力。
所以,虽然美方的求和姿态看似诚恳,但骨子里可能还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而非真正想要解决贸易摩擦。
特朗普政策的自食恶果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的经济打得七零八落,还把世界经济搞得乌烟瘴气,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听上去好像有理有据,实际上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根本不管其他国家到底对美关税是多少,直接就给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税,甚至连那些“最不发达国家”都没能幸免。
特朗普下令启动针对关键矿产的关税调查,“可能是征税前奏” 2025-04-16 08:27.观察者网
换句话说,特朗普就是拿个大锤子,砸了全世界一通,反正大家都被一起惹怒了,这样搞,根本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伤害了多边贸易体制,让大家都在担心全球贸易会不会崩盘。
除了对国际信誉的打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是给美国自己的经济带来了大麻烦,美国的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说,这种不断变来变去的关税政策,不仅没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反而让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大大下降。
这样一来,谁还敢和一个今天说加税明天又撤税的国家做生意?这样的不稳定性简直让全球企业都没了信心,许多公司开始绕开美国,选择那些更稳定的合作伙伴,结果,美国自己成了孤岛。
美国的实体经济,更是伤痕累累,因为关税,普通美国人买东西都得掏更多的钱,就拿咖啡、新鲜蔬果和橄榄油这些东西来说,特朗普加了税之后,这些依赖进口的商品价格大涨。
不过,特朗普不是说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吗?这听起来很美好,可是现实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美国的一些制造商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链的方案。
比如,依赖中国供应的电路板,根本没有其他地方能提供一样的质量,虽然关税高到54%,但客户也不得不放弃采购,制造业回流的梦想根本就无法实现。
汽车行业,特朗普的政策直接导致了斯泰兰蒂斯集团不得不临时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厂,结果就是美国本土900名工人失业,人们以为关税能保住美国的工作岗位,结果反而让这些工作岗位飞了,政策本来是想让美国更强,结果反而让美国民众吃了苦头。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简直就是一把“双刃剑”,一边伤害其他国家,一边伤害自己,虽然他可能是想通过这种“保护主义”来捞点好处,但结果只是在国际社会中把自己弄得孤立了,美国的经济受到了打击,全球的贸易稳定也受到了威胁。
关键矿产进口关税,特朗普下令调查 2025-04-1611:20·参考消息
美国经济学家:特朗普关税严重损害美国国际 2025-04-14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