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物如果被放进厨房会做成什么美食?霸王龙佛跳墙、糟辣多彩鱼龙皮、古森林特制手冲龙屎咖啡……听起来都很无厘头?
不不不,这些古生物菜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这样脑洞大开的创意来自一本科普图书《螺说·古生物餐厅》,这本书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最新原创科普立体书。
4月19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的“自博十周年·悦读博物馆”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上,该书与《虫来不无聊》一同重磅发布。据悉,目前自博馆已经出版了70多套册科普读物>
“这本书源于自博馆的趣味科普系列视频,脑洞大开地构想了如果馆内古生物烹饪成食物会是什么样,因为该系列视频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我们基于此打造了这本立体书。“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副部长朱莹介绍道。
霸王龙适合做佛跳墙,是因为通过蛋白质对比分析,霸王龙的软组织中有三种蛋白质与鸡相似、还有一种蛋白质与蝾螈相似;马门溪龙可以作为龙屎咖啡生产者是因为有两大优势,一是它不经咀嚼直接吞咽,可以使得咖啡豆完整,减少豆子损耗,此外它的胃石可以帮助消化,碾碎咖啡果皮和果肉。
“迄今为止,自博馆已经出版了70多套册科普读物,各大图书销售平台都有售卖。形式也比较多元,除了图文纸质书,还有立体书等等,我们希望观众能够把博物馆当成可阅读的空间,不仅因为博物馆有自己的原创科普读物,同时也因为这里展示了大量珍贵的藏品标本。”
在19日的活动上,自然博物馆馆原创科普书在“绿螺悦读角”进行了集中展示,可以一口气看到不少自博馆原创图书,比如上海户外观察工具包读物、今年刚推出的国家公园系列绘本等。
除了科普读物,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打造了亲子绘本共读系列课程,该课程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团队耗时一年打造,19日活动上正式亮相。在自博馆探索中心,记者看到多对父母和孩子正在趣味课堂里了解弓头鲸等动物的奥秘。
除了可以看到自博馆原创图书,自博馆十周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内容满满,共包含“绿螺悦读秀”“悦读游园会”“悦读生日会”“悦读直播”等十项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上午10点半,“绿螺悦读秀”环节作为本次活动的序章启幕,超人气沉浸式互动科普剧《珍稀动物茶话会》惊喜限定返场,大海雀、霸王龙等圈粉无数的动物演员们重返舞台,现场还有《深藏“blue”》科普剧亮相,解锁神秘新角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引领大小朋友聆听。
此外,在“悦大咖”环节,可以聆听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带来的以“脑神经科学和阅读”为主题的讲座;在“十周年快闪”互动区,可以与合照框前憨态可掬的各路萌物合影;在“天生诗人”互动区可以随机抽取词条卡,现场写诗;在“真爱粉检测站”则可以玩60秒极限问答,了解自然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这次活动还设置了打卡集章环节,在每个活动点位完成活动要求,就可以盖章,完成9大打卡任务即可通关。
“所谓‘绿螺’其实是我们以及粉丝对于自然博物馆的一种昵称,因为自然博物馆建筑的形状像鹦鹉螺的螺壳,又是绿色建筑,所以我们自称‘绿螺’。”
除了现场活动,自然博物馆还提前定向邀约了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幼儿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中学等“自然博物馆学校”加入“绿螺漂流书”计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共读一本好书。
本次活动线上特别开设“悦读直播”栏目,自然博物馆两位超人气主播,引领广大线上观众一同“云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