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

正好 120 天前,蔚来的第三品牌「FireFly」,和旗下首款车型「萤火虫」正式亮相。

只不过,当时的 NIO Day,是属于 ET9 的舞台,萤火虫只能以「彩蛋」的身份出现。

自亮相以来萤火虫的确争议不断:设计被吐槽、「精品小车」的定位被质疑、包括换电在内的产品策略被打上问号……

萤火虫需要用优秀的销量成绩来证明自己,但前提是,得有个吸引人的价格。

最终,萤火虫的价格定在了 11.98 万元(自在版),BaaS 价格将在 8 月 1 日公布,有望打入 10 万元以下区间。


如果你对内饰有更高要求,想选「高配」,也就是「发光版」,其实也不过 12.58 万元。

这样的定价或多少超出外界预料,甚至称得上是「惊喜价」。基于这样的定价再回头来看萤火虫这款新车,你对它的看法,改观了吗?


精致小车

萤火虫外观初亮相、李斌喊出「要做精致小车」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半信半疑,但如今结合 10 万元不到的价格再来看萤火虫的设计细节,它的确配得上「精致」二字。

萤火虫的外观我们已经非常熟悉,这一次的上市发布会公布了全部的五个配色,内饰的配色也有四种。

另外,萤火虫配备 18 英寸轮圈,还有两种样式可选。「小车大轮子」这样的搭配,强化了萤火虫的个性。


内饰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萤火虫虽然价格不高,但还是希望在内饰上营造「氛围感」,除了在材质用料上下功夫外,氛围灯的加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车内的设计也颇有章法,用了大量的弧形线条修饰中控台、扶手箱等;车机 UI 设计与内饰设计颇为统一,同样采用了大量的圆角矩形或「胶囊」式图形构成,搭配活泼的色彩体系,视觉上更显年轻时尚。


引用电动星球蟹老板的点评,萤火虫的 UI 设计「特别又协调」。而整个座舱中的线条和图形元素,也以「协调」的方式组合到一起,从而营造「精致」的氛围感。

另一方面,萤火虫身上的「精致感」也与「小车」的产品定位有关,因为尺寸小,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元素就能体现「精致」。

萤火虫的车身尺寸为 4003×1781×1557mm,轴距 2615mm,转弯半径仅有 4.7 米——实际上,见到萤火虫第一时间想起的同类产品,大概率不是 MINI 也不是 Smart,而是比亚迪的海豚参数图片)、大众的 ID.3


配合这样的尺寸,萤火虫的三电性能谈不上特别突出。

作为一款单电机后驱车型,其驱动功率仅有 105kW,零百加速 8 秒开外;搭配 42.1kWh 的电池包,CLTC 续航为 420km

尽管有「换电」作为补能手段(官方宣布将在明年接入蔚来五代换电站),但这样的动力、续航表现,会将萤火虫的主力使用场景,限制在城市通勤内。

只不过,萤火虫不希望只做一台偏科的「玩乐小车」,所以「实用性」,是这款车型的另一个标签。


实用主义

萤火虫的「实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配置和智驾相关的智能化能力。

百变空间

先来看空间的表现,这可能是萤火虫整车最大的卖点之一。

萤火虫官方表示,车内拥有 27 处储物空间,甚至还加入了此前蔚来车型上不曾拥有的手套箱。

同时,车辆前排扶手被设计成悬浮式,以留出主副驾的横向通道,方便车内成员的左右移动。

后排是萤火虫「空间能力」的精华所在,座椅靠背、坐垫均支持翻折。

将坐垫掀开、靠背放倒,萤火虫的后备箱储物空间容积将来到 1253L,能满足大件物品的运输需求;坐垫下设有两个独立储物格。


得益于后驱的动力形式,萤火虫拥有同级别车型中可能是最大的前备箱,容量达到 92L。此外,萤火虫还在前排中控、中央扶手后方放等地方设计磁吸拓展接口,用户可以选购磁吸式杯架或其他配件,来拓展整车储物能力。


可以见到,萤火虫虽然是一辆小车,但还是想办法提供尽量多的储物空间来提升用车便利性,颇有本田飞度当年「百变空间」的身影。

丰富配置

然后是整车的配置,以一辆「10 万级小车」的角度来看,萤火虫的车载配置算得上是「相当丰富」;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有些配置是高配独有。

比如座椅调节,高配版的萤火虫主副驾座椅均支持电动调节,其中主驾为 6 向、副驾为 4 向。但低配的萤火虫,副驾座椅就改为手动调节。

还是座椅,高配的萤火虫搭配仿皮材质,主副驾均支持通风、加热和按摩,这在同价位小车中可不多见。但来到低配,座椅表面材质换成了织物,自然也取消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此外,萤火虫的部分 SKU 配备电动后尾门也是一个加分项,只是充电口盖、前舱盖都是手动打开,倒是在预期之中。

而安全能力,萤火虫标配 9 个安全气囊,在同类车型中较为少见;萤火虫也配备了 13 项主动安全能力,包括 AEB、紧急车道避让等。


「够用」智能

最后是智能化。

针对智驾, 比亚迪开启了「智驾平权」的先河,再加上零跑、吉利、奇瑞等车企的跟进,10 万元小车配备智能驾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萤火虫也不例外,只不过,它搭载的并非蔚来自研的智驾体系,而是地平线供应的智驾系统。

基于 24 颗感知元件,萤火虫可实现高快领航功能,和场景较丰富的泊车功能,且均是全系标配


就比如,萤火虫支持「离车泊入」这等时髦功能。

而车机的智能,萤火虫内置了全新的语音助手「LUMO」,还接入了 AI 大模型来提升语义理解和执行能力。


虽然不是广受好评的 NOMI,但相信 LUMO 也能在车厢中,成为萤火虫车主们的好朋友。

整体来看,智能化没有变成萤火虫的短板,但横向对比同价位比亚迪等国产品牌的电动车,也很难说有太多优势。


无心插柳?

早在去年年底,李斌就提及过萤火虫的市场预期:暂时只有一款产品,每个月的销量「几千台」就满意。

但现在萤火虫以相对不错的产品力,和颇具吸引力的价格,开始期待萤火虫是否有「大卖」的可能,也变得顺理成章。

萤火虫完全有机会以「精致小车」的身份,成为有别于「欧洲专精车型」的另一种爆款,进而超出蔚来的预期,成为新的增量。

目前来看,萤火虫的真正对手,其实是比亚迪海豚和大众 ID.3,这两款小车的月销量均在万台水准,说明 10 万元左右的小车市场,并非「食之无味」。

不想得这么长远,只讨论能否达到李斌预期的话,萤火虫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参考乐道品牌,乐道 L60 同样拥有不错的产品力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但最终销量距离预期相去甚远。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问题出在「品牌认知度不高」上。

回到萤火虫,它现阶段存在的类似,和乐道类似——如何让外界知道萤火虫这个品牌,和萤火虫这款新车。

因此,萤火虫并非不具备「爆款潜质」,只是蔚来和萤火虫的运营团队,需要找到合适的宣发节奏和市场运营策略,激发萤火虫的产品潜能,进而转化成销量。

更何况,在起售价并不高的情况下,萤火虫还有 BaaS 这个「大招」,对拉动销量,相信能起到积极作用。

吸取乐道的教训后,蔚来会怎样打好萤火虫这张牌?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