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每周少开一天车,拼车或共享单车出行。”4月19日,在顺义区牛栏山镇芦正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的“文明交通 携手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通过交通知识有奖问答、交通安全飞行棋等互动体验,倡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绿色出行。
市民参加交通安全飞行棋活动。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近年来,顺义区通过构建“天眼+地勤”立体化执法网络,实现24小时智能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覆盖全域,全区还优化了24处交通组织,新增72套智能执法设备。同时,创新“事故远程处理”模式,轻微事故“一键连线 快速定责”,电动车挂牌3.16万件、办理非现场业务18.59万笔,让市民少跑腿、少等待。
顺义区交通支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李岩峰,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向市民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文明出行知识,提醒市民“安全无小事,文明出行从我做起”。顺义区物流公司代表杨东、快递骑手代表白张龙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代表马桂侠,分享了他们在参与文明交通建设中的经验和感悟。
自2011年成立至今,顺义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由32人发展到330人,服务公交地铁站台和路口,由3个扩大到40个站组,志愿者服务时长达到237万个小时。秦秀丽是顺义区的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56岁的她已经加入志愿者队伍11年时间,她说,“作为一名文明引导员,守护着斑马线,也是守护顺义的文明线。”
顺义区组织文明交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进社区、学校、企业,已经累计342场。在本次的活动上,来自交通领域的民警、外卖小哥、快递员和文明交通志愿者共同发起了《“文明交通 携手同行”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文明交通、携手同行。
顺义区将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开展宣传教育、推动行业自律等多种举措,提升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