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三月
大理苍山脚下
“千骑交集,男女杂沓”
一场买卖的狂欢
从唐代到现代
从日出到星夜
生生不息
老字号的见证
父辈的赶街记忆里,一定要去铜器店里淘下宝,铜锣、茶具、炊锅、铜瓢,看对眼就带回家。
位于弘圣路的鹤庆铜器店,已经在三月街摆摊40多年,是一家老字号。店里的顾客一波接一波,除了父辈赶街记忆的召唤,游客也被这些精美的器具吸引,店主李金凤和父母忙得不亦乐乎。
鹤庆铜器店老板 李金凤
我的父母在三月街摆摊快40年,我大学毕业后也参与到一年一度的三月街贸易中,向更多的人作推介。我们的铜器主要以壶、锅等生活用品为主,传统款式、新潮款式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
在三月街,很多老店满足了本地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最朴素的情感认同,每年都会专程来复购。一个铜壶、一条扎染桌布、一盒雕梅、一斤卷蹄、一瓶果酒……见证着三月街商贸的持续繁荣。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老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气横秋”,积极进行电商销售,主播线上销售忙,进一步打开了市场,也推介了大理。
老店是月街的“活历史”,让赶街的人能触摸到岁月的温度,也能看见未来的样子。
特色店的首秀
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芦苇草编兔第一次亮相三月街,便惊艳了赶街人。大家在摊位前驻足,拍照、询价或直接把兔兔带回家,感受着三月街的青春活力。
店主王丹丹是一名新大理人,她一边摆摊一边编制兔兔,人声鼎沸的三月街让她的创作思路更有激情。
芦苇草编兔手艺人 王丹丹
我们的工作室在凤阳邑,平时就是一个人一边听音乐一边编制兔子,是很静谧的感觉。在三月街完全换了一个环境,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很嘈杂,但这就是人间的声响。
来自昆明的文创冰淇淋店铺,也是第一次入驻三月街,在街场共有4个点位。
除了常规的旅游景点标志性建筑冰棒,还增加了哪吒元素的冰棒,吸引了众多的小朋友来购买。
文创冰淇淋店铺 张宇
三月街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流量非常大,这样的魅力吸引我们来到这里,希望可以对我们的文创产品进行推广,整体销量可观。
三月街的千年魅力,吸引一些特色小店来到这里,古老与现代的交织,让集市江湖更加沸腾。
赶街人“买买买”
赶三月街,是大理人“再忙也要赶一场”的精神图腾。这里不是“T”台,但大家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以最美的状态去赶街。
来自大理鹤庆的杨大姐,开街第一天,就和姐妹们迫不及待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鹤庆居民 杨大姐
三月街年年都要赶,今年和姐妹们早早就租好了车子,直达三月街,来凑凑开街的热闹。我们打算置办一些夏装、囤一些美食。
三月街,像一座没有围墙的文化展厅,是游客体验多元民族文化与市井烟火的必访之地。
广东游客 陈女士
这是我第二次来大理,恰巧赶上了三月街,在长街宴上吃了一顿白族的宴席,体验感非常好。我和姐妹打算在这里旅居半年,继续吃美食、赏美景、品人情。
江西游客 李女士
女儿在小红书上刷到三月街活动,我们就特意飞来大理体验一番,商品琳琅满目,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当地人热情好客,不虚此行。
从徐霞客的笔端到八方游客的朋友圈分享,越来越多的人在续写“有一种生活叫大理”。
三月街上买卖忙
忙出生活百态
每一笔交易
都是文化基因与经济脉搏的共振
记者:杨润婷
编辑:杨润婷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