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大兴公路分局负责建设的芦求路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大兴区“非现场执法”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它将与此前已建成的8处治超站点协同发力,充分展现科技治超的强大效能。
统筹规划施工,降低出行影响
芦求路治超点项目位于大兴区京良路南500米,于去年 9 月中旬进场施工,考虑到该路段交通流量大的实际情况,分局采用“占一还一”的导行方式,依照“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分三幅有序推进,这一施工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了施工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干扰。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项目于去年11月底全面竣工,并在今年3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为后续的治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治超网络,应对严峻形势
随着大兴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便利性的提升,途经此地的市内外运输车辆日益增多,货车违法超限问题愈发突出,超限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市交通委的统筹安排下,大兴公路分局根据实地考察和交通量分析,科学规划建设点位,已陆续建成9处不停车检测点,分别位于通武线、南中轴路、芦求路、庞安路、魏石路、安采路等干线公路上。从2019年最初的2个点位逐步扩展到如今的9个点位,大兴区成功构建起由点及面、由面成网的治超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扩大了监管覆盖面,还显著增强了对违法超限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力震慑了违法超限运输车辆,区域网络治超的大格局已初步成型。
科技助力治超,成效显著提升
大兴区的不停车检测点配备了先进的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该系统以不停车称重检测为核心,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了动态称重、视频监控、图像抓拍及车牌识别等多种功能。在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检测和执法。数据显示,大兴区的超限率从2019年的10.89% 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0.44%,科技治超的显著成效一目了然。
持续科学决策,推动长效发展
为深入贯彻交通强国战略,大兴公路分局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让治超工作更加“智慧”,计划今年在采万路新增1处治超站点,持续推动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朝着精准化、规范化、长效化方向发展,为维护首都交通运输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北京交通
☏事儿君热线:18618102600
☏业务合作:13910318965、1391181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