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森·拉斐特·皮特曼(1899–1972)是一位美国画家、版画家和教师。皮特曼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埃普沃斯,后定居宾夕法尼亚,他的作品将美国南方的地域主义传统与更广泛艺术场景的现代主义感性相结合。
他的画作常以油画、粉彩和水彩创作,以诗意的室内场景、梦幻般的风景和充满活力的静物画(尤其是花卉)而闻名。通过精确与激情的独特融合,皮特曼创造了一种充满永恒感和情感深度的视觉语言。
皮特曼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埃奇科姆县的乡村,父亲比斯科·皮特曼是一位商人,母亲爱丽丝·沃尔斯顿的虔诚信仰深深影响了他。皮特曼六岁时,举家迁往附近的塔博罗,他在十岁时开始在劳斯艺术学校学习艺术。十一岁丧父、十六岁丧母的经历塑造了他内省的性格。十八岁时,皮特曼搬到宾夕法尼亚与姐姐胡安妮塔同住,从此与该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21年至1922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现为大学)学习,随后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技术学院(1925–1926)和哥伦比亚大学(1926–1928)深造。夏天在纽约伍德斯托克艺术家殖民地学习,让他接触到阿尔伯特·赫克曼和国吉康雄等重要人物,塑造了他的现代主义倾向。1928年获得的克雷森旅行奖学金使他得以在欧洲学习和创作。
皮特曼的作品以其怀旧和梦幻的特质而著称,常常唤起对过去的宁静之美的回忆。他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是从记忆而非直接观察中作画,他说:“我一直对画过去的事物感兴趣,那些我曾经爱过且至今仍爱的事物……我几乎从不直接描绘真实物体,而是从回忆或记忆中创作。”
这种方法使他的画作带有梦幻般的质感,椅子、窗户和书籍等物体与人物一样承载着情感重量。他的室内场景,如《我姑姑的房间》(1930–1939)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1940–1949),描绘了安静的房间,仿佛仍保留着缺席者的气息,唤起了与同时代南方作家共有的孤独与记忆主题。
皮特曼的静物画,尤其是花卉作品,是他最受赞誉的作品之一。他捕捉到了玫瑰和银莲花等花朵的微妙张力,展现了它们的生机与凋零,体现了他作为色彩大师的功力。
晚年,皮特曼宣称粉彩是他最喜欢的媒介,因为它能表达他鲜明的色彩感。他的风景画通常带有空灵感,点缀着幽灵般的人物,进一步展示了他融合现实与想象的能力,如《风暴》(1935)和《夏日乐趣》(1937)等作品所示。
他的风格虽植根于地域主义,却独具特色。皮特曼对形状和色彩的精确安排,结合激情四溢的笔触,使他赢得了“画家的画家”的美誉。他的作品通过严格的自律避免了感伤的过度,确保怀旧主题以克制的计算表达出来。
皮特曼是一位深受爱戴的教育家,其影响跨越数十年。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32–1965)、费城艺术博物馆以及最著名的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1949–1972)任教,1948年被选为该校教师。
皮特曼还在宾夕法尼亚州奥弗布鲁克的友人中央乡村日校任教,从1930年代至1957年,并在美国各地大学担任客座讲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油画世界」欣赏更多油画
来源:油画世界 (ID:ArtYouhua),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