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边缘型人格,很容易将他人的亲近视为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以人际关系不稳定、自我认同混乱和情绪波动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关系中,边缘型人格个体常常表现出对亲密的渴望和对控制的强烈恐惧,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格外敏感和复杂。他们可能在童年经历了不稳定或创伤性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

当他们与他人建立联系时,可能会感到自己被他人“入侵”或“控制”,从而引发强烈的不安和焦虑。为了避免这种感觉,他们可能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持自我完整性和安全感。

为什么边缘型人格容易感受到被控制?

边缘型人格个体对“被控制”的感受源于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自我认同的强烈需求。这种敏感性往往与童年经历有关,例如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过不稳定的照顾、过度的批评或情感上的忽视。这些经历让他们在成年后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担心被他人“吞噬”或“控制”。因此,他们可能会将他人的关心或建议视为一种压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边缘型人格个体对计划变更的强烈抵触和对细节的过度敏感,也是他们试图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轻微的变化或他人的“干涉”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控,从而引发暴怒或情绪崩溃。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是,他们试图通过维持一种机械、僵化的环境来获得安全感,避免再次经历被伤害或失去自我的痛苦。

当亲友劝说"你应该多交朋友"时,他们听到的是"你现在的状态很糟糕";当伴侣建议"试试这个方法"时,他们感知到的是"你在否定我的存在"。这种将建议自动翻译为否定的认知扭曲,源于早期养育中"被纠正=被否定"的创伤体验。毫不夸张的说,他们能捕捉到爱人0.5秒的迟疑,同事转瞬即逝的皱眉,朋友消息末尾的句号变化。这种超常的情绪感知力不是天赋,而是童年训练出的生存技能——在养育者阴晴不定的情绪风暴中,他们必须成为最敏锐的气象学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