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萝吉

不知不觉,2025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天,期间国内车市又有很多大事发生,到了4月中旬,各家车企3月份详细的上险量数据,也都完整出炉。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数据,看看2025年的第一个季度里,车企们都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新能源渗透率重回50%以上

3月创新高

因为春节假期前后的影响,上险量层面的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12月跌回50%以内,今年1月再跌至38.4%的谷底后,2月、3月都强势反弹,最终3月份的渗透率达到了51.5%,这已经超过了去年11月51.27%的最高点,创下了新高。


而从一季度整体来看,新能源渗透率为46.3%,暂时还没能达到50%以上,另外虽然近两个月回升明显,但当下也只算是回到了去年的高点,暂时还没有进一步突破。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新能源车能否在50%以上再下一城,还是依然会和燃油车继续拉锯,还是需要继续观察。

比亚迪、吉利集团销量

已经超过五大合资品牌总和

从去年开始,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就全面超过了合资、进口、独资特斯拉组成的海外品牌阵营,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的份额为61%,但并没有达到历史最高点。


以国内市场上险量的角度,比亚迪集团一季度总销量68.1万辆,吉利集团为50.7万辆,而南北大众一季度的总销量是45万辆,相当于比亚迪、吉利各自都已经超过了大众品牌。

另一个角度,比亚迪和吉利一季度的总销量,达到了118.8万辆,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把大众(45万)、丰田(32.2万)、本田(15.5万)、日产(9.6万)和别克(9万)加到一起,五大合资品牌的总销量是111.1万辆,已经不及吉利和比亚迪两家之和。

而在同比趋势方面,比亚迪、吉利一季度销量分别上涨了18.2%和38.7%,而五大合资品牌中,除了丰田实现了5.2%的增长外,大众、本田、日产都遭遇了两位数的下跌,东风日产的跌幅更是接近四成。

新势力进入新格局

特斯拉不再遥遥领先

今年第一季度,格局变化最大的还是新势力阵营。


以上险量的角度,理想第一季度累计销量9.3万辆,依然排在中国品牌第一,但这个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有P7+、MONA M03两个爆款加持的小鹏,一季度上险量达到8.98万辆,和理想的差距已经不到3千辆。

除此之外,小米、零跑一季度的销量都超过了7万辆,小米7.6万辆的成绩,小幅超过了零跑,而这还是小米依靠SU7这一款车型实现的。


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最近半年销量稍显疲软,一季度总销量4.6万辆,但同时期智界品牌依靠R7的纯电和增程版,销量大涨,一季度达到3.1万辆。把问界、智界和享界加到一起,鸿蒙智行一季度总销量7.9万辆,依然不及理想和小鹏。

但是鸿蒙智行的潜力依然非常大,问界M8刚刚上市,就收获了大量的订单,基本已经预定爆款,再加上已经官宣的尚界,今年鸿蒙智行依然具备冲击国内新势力头部的潜力。

至于特斯拉,去年增幅就已经大幅缩小,今年第一季度则首次出现了同比下滑,总计13.5万辆的销量,虽然仍稳坐新势力第一,但已经不复前几年的遥遥领先。如果今年没有能走量的新车、或者对产品进行降价的话,止步不前的特斯拉,今年能不能保住新势力第一就难说了。

豪华品牌全线大跌

奔驰相对较为坚挺

和主流合资品牌相比,传统豪华品牌在一季度的下滑态势更加明显。

宝马、奥迪一季度累计销量,包含国产和进口车型,同比都下滑了两成以上,相比之下,奔驰表现稍好一些,一季度同比跌幅控制在了9.9%,没能达到两位数。三个品牌的销量都非常接近,都在14万辆左右。


二线豪华品牌中,此前一直坚挺的雷克萨斯,一季度也出现了4.4%的同比下跌,这在豪华品牌中已经是最亮眼的表现,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了4万辆。

沃尔沃和凯迪拉克,一季度销量分别下滑了14%和26%,沃尔沃季度销量超过3万辆,勉强保住了品牌层面能月均过万,凯迪拉克则掉队明显,一季度销量只有不到2.5万辆。

至于进口业务比重更高的路虎,一季度累计销量不足1.5万辆,同比下滑了22%,随着高端进口车市场的整体萎缩,路虎的下滑趋势也基本很难扭转了。

以上这七个传统豪华品牌,一季度总销量达到了52.6万辆,整体规模还是要高于自主阵营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我们把理想、小米、鸿蒙智行、蔚来、腾势参数图片)、方程豹、极氪、阿维塔等品牌加到一起,一季度总销量39.8万辆。

不过,如果再把特斯拉的13.5万辆加进来,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整体销量规模,则已经盖过了传统豪华品牌阵营。

长安、长城遭遇下跌

奇瑞彻底摆脱低迷

2024年之前,自主品牌的格局是比亚迪独占第一梯队,吉利和长安位居第二梯队,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吉利集团同比上涨38.7%、长安集团同比下滑11.3%,一涨一跌之下,吉利大幅拉近了和比亚迪的差距,但长安就开始掉队,甚至差点被后面的奇瑞反超。

实际上,奇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迹象,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巩固了这个态势,6个乘用车品牌总销量达到了29万辆,和长安集团的差距已经不足万辆。

长安集团的下滑,主要原因是主品牌长安造成的,而奇瑞集团的增长,则主要得益于主品牌奇瑞,一季度销量15.9万辆,同比上涨了26.9%,增幅超过了前两年势头良好的捷途。


而此前多年一直稳压奇瑞的长城,国内市场每况愈下,一季度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了17.1%,总计只有14.2万辆,已经不足奇瑞的一半,甚至比广汽自主也仅仅多了1万辆。整体来讲,长城在国内市场,已经落到了第三梯队了。

接下来的大半年

车市还会有哪些变化?

以上我们从各阵营、各车企的整体数据,回顾了一季度国内车市宏观的概况,而在微观层面,一季度也发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时间,可能会对接下来车市的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比亚迪2月份开启的智驾平权,把高速领航辅助普及到了全系车型,可以说把主流市场的友商打了个措手不及。部分车企很快做出了响应,但要想完全跟上比亚迪的这一轮出招,其它车企基本上要到年中、甚至下半年,才能完成在智驾层面的跟进。


合资阵营中,一季度出现最亮眼的产品,应该算是广汽丰田的铂智3X,借助了广汽埃安的新能源平台和技术,但价格门槛相比同平台埃安霸王龙还要更低。

铂智3X是3月6上正式上市,3月份上险量2527辆,在新能源市场平平无奇,但对合资品牌来说,已经算是一个让人看得见希望的开始。


另外,大众全新一代EA888发动机,以及奥迪基于全新平台的A5L系列,都具备了对高压电气平台、高阶智能驾驶的兼容,弥补了燃油车在智能化领域和新能源车之间的差距。这些车型上市之后,能否得到市场接纳,也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进步不止,内卷不息,中国车市的变局仍然在继续,我们就继续期待车企们接下来的戏码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