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4月18日,甘肃省通渭县举办文化旅游产业推介会,全方位展示当地优质文旅资源与产业发展潜力,推动文旅事业迈向新高度。此次推介会采用视频连线与现场推介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诚邀四方宾朋“品通渭书画、享陇上神泉、访红色圣地、游耕读人家”。
为文旅推荐官颁发聘书。通渭县委宣传部供图
通渭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当地民众对书画的热爱深入骨髓,“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浓厚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众多书画人才,全县书画创作人员超1万人,其中不乏中国美协、书协会员。文化企业、画廊装裱店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书画产业链不断延伸。2025年,通渭计划推动书画产业链总产值突破7.5亿元,新增创作人员500人、文化企业5家。在通渭县城西南4公里处,有一处流淌千年的温泉,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经测定,温泉水来自地下约200米深处无污染岩层,水温恒定,水质优良。泉水中偏硼酸等成分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富含多种有益元素,是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2025年,通渭县计划投资18亿元打造温泉康养基地,推动温泉旅游和医养康养产业发展。通渭还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全县红色革命遗址众多,年接待参观教育和旅游人数超50万人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在此召开,这里还发生过华家岭阻击战。
通渭的“耕读文化”传承千年,“耕读第”随处可见。如今,通渭人耕读家风依旧,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小曲、剪纸等,展现出别样魅力,“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维读维耕”的治家理念代代相传。通渭县委书记邵鹏在推介会上为文旅推荐官颁发聘书,并向各界人士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大家走进通渭,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