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空漫游到生态构建的中国设计觉醒

当文艺复兴的穹顶辉光与未来主义的先锋思潮在4月的米兰交融,两位中国设计师以截然不同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品清别墅装饰首席创意总监何晴携"自然诗学"亮相米兰设计周,美联设主理人戴海琼则以"生态赋能"重构行业价值链。这场跨越设计与商业的东方对话,正在为全球设计产业注入全新动能。

何晴:时空漫游者的设计哲思之旅



品清别墅装饰首席创意总监 /20年资深空间美学解读者数届筑巢金奖\优秀奖获得者、金堂奖中国室内别墅设计十佳、东方杰出设计大赏金奖

在米兰三年展博物馆的镁光灯下,何晴的《灵山元一》作品成为本届米兰筑巢奖备受瞩目的创作之一。这位从业二十载的设计者,以中式写意笔法重构现代人居的空间环境,尤其注重材质结合给空间带来的品质和余韵。


【何晴在米兰设计周接受采访】

设计哲学解构:在时光褶皱中重塑材质叙事

真正的奢侈源于对历史的敬畏。

在谈及自身设计理念时,何晴有一个细节处的表达:“在严谨保留建筑原始结构的基础上,类似稀有洞石、高品质五金和氧化铜板、手工肌理涂料等材质,可以与历史悠久的砖砌肌理、木质屋架形成富有张力的对话,从而引发跨越时空的审美共鸣。这种克制的奢华表达,既可以延续建筑的历史文脉,又能赋予空间历久弥新的高级质感。”



行走的灵感捕手:永远在路上的学习者

何晴是苏州大学环境艺术系出身,前后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京大学建筑系、波尔多国立建筑景观设计学院、欧洲设计学院等,足迹早已跨越国界。

4月,她带着新的课题——“当传统工艺遇见未来科技”,再次踏上米兰的土地。


【何晴获得2025届米兰筑巢奖,并于欧洲设计学院进修】

在Salone del Mobile展上,一件用废弃陶瓷再生的装置引发了何晴的深思,“它提醒我,可持续不是趋势,而是责任。当我向国际同行展示自己的作品时,他们的提问反而让我更清晰:东方美学中的‘留白’,原来正是世界期待的‘呼吸感’。这次旅程,像一场时空交错的对话。米兰像一面镜子,照见设计的过去与未来。是学习,更是确认——好的设计无需翻译,它自会找到知音。”

戴海琼:设计者的破圈实践


美联设主理人 / 设计师 /行业资深经纪人

当何晴在展场诠释空间诗学,戴海琼正沉浸式体验筑巢奖设计师成长体系。这位手握建筑心理学与北京大学金融学双刃剑的破局者,刚促成无锡江阴“美联设”工作室与意大利灯具品牌的联名计划。


【筑巢奖颁奖典礼】

"中国设计需要战略家,而不仅是手艺人。"

戴海琼觉得筑巢奖针对设计师成长的学习体系十分具有前瞻性,是助力设计师完成自我迭代的密码。其体现在知识体系的升级、职业网络破圈、文化感知觉醒、行业势能叠加,尤其是本届筑巢奖与米兰理工、清华美院联合策划的“中意美好人居70年展”,让中国作品与西方经典同台对话,更加推动设计师从“文化溯源”到“创新融合”的思维迭代。

对话媒体:传递“育”的价值


【戴海琼接受采访】

接受ONETV与CCTV专访时,戴海琼阐释了美联设“如何通过“育”的生态链赋能设计师——以游学为纽带,将教育、实践与文化感知深度融合。媒体曝光不仅提升了品牌公信力,更让全球看到中国设计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决心,呼应了“育”见更好设计的使命——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新生代力量。

双生绽放:在世界的镜面中照见未来
何晴用二十年打磨出自己的设计语言,戴海琼则以金融思维破解行业困局。当个体创作力与生态赋能力共振,这场始于亚平宁半岛的东方觉醒,正在重绘全球设计产业的价值坐标。两位女性用各自的方式证明:当设计超越器物层面,便能成为文明互鉴的永恒纽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