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突然牵连进刑事犯罪中,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可能因为工作中的某些内容、生意上的某次合作,被卷入诈骗罪的漩涡,满心的冤屈却不知从何说起。面对这样的变故,整个家庭都陷入巨大的恐慌与焦虑之中,他们急切地想要为自己证明清白,寻找罪轻辩护的途径,却又常常感到无助和迷茫。
4月17日,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高新企业法律部开展了一场内部分享会。会上对网络犯罪第一大罪名之“帮信罪”进行培训,总结了不诉、缓刑、不能缓刑的情形,并深度剖析诈骗罪按“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或“非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做轻罪辩护的空间与要点,并分享了经典成功案例,对那些急切寻求法律帮助的老百姓来说,是黑暗中的希望。
部长周沛华以实际办理的案例为基石,深入探讨了诈骗相关案件中辩护的关键所在。在 AAA 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里,证明 “主观明知” 成为辩护的核心战场。《公司转让协议书》中的 “风险转移条款”、合理的交易价格,以及当事人发现异常后的主动报警行为,都成为有力反驳 “明知他人犯罪” 指控的关键证据。这表明,在判断 “主观明知” 时,不能仅凭表面现象,而要深入挖掘合同约定、交易背景、行为人的补救措施等多方面细节,避免被错误地认定为犯罪故意。这一案例为众多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的辩护思路,让嫌疑人及其家属看到了从细节处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的可能。
而在BBB涉嫌诈骗罪从犯改判帮信罪案中,“引流话术” 的行为定性成为焦点。BBB 仅负责电话邀人入群,未接触后续诈骗环节,且上游犯罪未查清,并非确切的明知上游诈骗、管辖问题等,这些细节的辩护意见成为最终法院采纳帮信罪辩护意见的重要依据。这一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在复杂的诈骗案件中,如何精准找到辩护要点,区分不同罪名,为嫌疑人争取更有利的判决结果。
在网络诈骗案件中,“帮信罪”与“非信罪”的成功辩护能明显降低刑期,但需要专业律师精准把握辩护要点。从案件事实的梳理、证据链条的审查,到法律条文的准确适用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考量,才能为嫌疑人争取到最有利的结果。
高新科技企业部给年轻律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施展兴趣与能力。本次培训,实习律师刘天宇带来的 AI 工具应用分享,为办案提供了强大助力。在法律检索与要点提炼方面,输入相关关键词,AI 就能迅速关联法条和裁判规则,生成对比表格,还能智能匹配类案并提炼法官说理逻辑,辅助预判案件走向。在合同审查与风险预警中,AI 能自动标注高风险条款并给出修改建议,有效规避潜在法律风险。文书撰写时,AI 协助生成初稿,大幅节省时间。这些 AI 工具的应用,让辩护工作更加高效、精准,为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
该部门还迎来了新成员胡伟华律师。胡伟华律师是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曾在中院审理知识产权和建设工程案件多年,其知识产权领域丰富的审判经验与法官视角,结合部门多名律师的管理经验和视角,能为高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从顶层设计到诉讼纠纷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高新科技企业法律部将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吸纳优秀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对 AI 等科技工具的应用探索,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法律工作,并计划开展更多对外交流分享、活动,将专业知识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来源:指尖新闻
编辑:刘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