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称之为“对等关税”的贸易政策生效。全球贸易将何去何从,全球经济会否因此被拖入泥潭,令人担忧。当天下午,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美国对华征收104%关税进行提问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我们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特朗普(资料图)

国际社会和全球市场都因这场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大战陷入焦虑与不安中。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主要经济体反应不一。此前,中方“11箭齐发”;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近日在卢森堡举行部长级会议,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会后宣布,欧盟于近期起将实施第一轮对美反制关税,5月15日起实施第二轮。然而,尽管遭到国际社会、经济学者、企业甚至共和党“金主”的反对,特朗普似乎并不准备妥协。

日前,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他实施了全面关税征收,但可以存在例外情况,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总会有一些例外,当然10%的基准关税征收不会变,这是一个底线。于是面对这种局面,来自美国的金融专家丹尼尔·艾夫斯就发出了警告。艾夫斯表示,如果特朗普再晚点对高科技产业进行豁免,美国赖以维系的科技产业,将会倒退10年,人工智能发展也将显著放缓,豁免关税将为关税战谈判创造机会和时间。

近日,美方公布豁免计算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对此中方做出回应,认为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迈出的一小步。中国政府的立场已经一目了然:如果美方打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如果美方希望进行公平、公正的谈判,中方将以诚相待。如果美方真如其所暗示的那样,期待与中国重启谈判,就应像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敦促的那样,回到相互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



半导体芯片(资料图)

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双边贸易是否平衡,不能只看货物贸易差额。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显著优势。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逆差规模总体呈现扩大趋势,2023年为265.7亿美元,占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总额的9.5%左右。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事实证明,对华加征关税非但不能缩小美总体贸易逆差,反而导致美国进口成本上升,进一步扩大逆差。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挑起的这场关税战是基于传统的产品贸易视角制定的,并没有考虑到全球产业链复杂交织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也会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深受其害。东艳认为,目前来看中美通过接触建立协调机制将是一个必要选项。“我们可以预见,中美双方在贸易冲突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谈判式的暂停状态,但这仍不足以改变美国对中国打压的大趋势。不过,中美双方会通过接触将这种对抗限制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



对外贸易(资料图)

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在即将进行的国家安全贸易调查中,我们将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 外媒称,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每天都在变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近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谈判策略。美国豁免半导体“对等关税”后又表态要设立专门的半导体关税,“一方面是美国阶段性立场软化的表现,但同时,美国也试图通过政策的摇摆,来获得自身在谈判中的主动性,获取更多的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