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将于2025年4月19日至10月19日荣幸呈现展览《自然之绘》,汇聚两位当代重要画家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与梅根·鲁尼(Megan Rooney)的作品。本次展览在路易威登基金会 “墙外” 项目的构架内呈现,该项目在东京、威尼斯、慕尼黑、 北京、首尔和大阪的路易威登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展开,秉承基金会的使命,旨在邀请更广泛的国际公众参与基金会的活动。
《博韦》(1980)
《柏树》(1980),琼·米切尔
作为20世纪绘画领域最具生命力的代表之一,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的创作生涯横跨美国与法国。她崛起于抽象表现主义浪潮,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层面还是在情感层面,她与法国的联系都极为深远。
受莫奈、梵高和塞尚的影响,她于1959年定居巴黎,1968年后在韦特伊(Vétheuil)迎来其创作成熟期。
米切尔的绘画技法植根于抽象表现主义,逐渐发展出其独特风格:笔触强劲有力,色彩鲜活而充满动感。其绘画通过大幅度的动态运笔传递出即时性与情感张力。
她对色彩与光的探索尤为突出,以色调唤起情绪,通过对比色来调制光线以增强画面亮度。与风景的亲密关系是其绘画的另一重要特征,韦特伊的自然环境是她的灵感来源,她将这些风景转化为一种饱含情感与感官共鸣的抽象形式。她曾说“我随身携带着我的风景”,显示出自然在其创作中的核心地位。
2022年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回顾展凸显了她独特的绘画语言。米切尔的艺术从大师的创作中汲取养分,融合了记忆与情感,亦从音乐与诗歌中获取灵感。作品中的节奏与抒情特质折射出她对这些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并在画面中丰富情感深度与复杂性。
《飞行者与种子》(2022-2023)
《野风漫游(夜)》(2022-2023),梅根·鲁尼
梅根·鲁尼(Megan Rooney)生于南非,童年在巴西度过,后移居加拿大,最终定居英国伦敦(2014年至今)。她的创作将绘画材料动态化,挥洒于画布与墙壁。
无论载体或形式为何,她的绘画行为皆是一种近乎表演性的身体投入,最终凝结为她的大型绘画作品。2022年,她融合绘画、建筑与表演,在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展览《色彩的赋格》中构建了一种始终以对现实的隐喻作为根基的非具象图景。
艺术家通过多种工具直接于墙面作画,呼应着身体在场域中的和谐律动,营造出了一个色彩鲜活的沉浸式空间。历经油彩、丙烯、色粉等不同媒介的漫长创作过程,她的作品兼具情感氛围与地质质感。艺术家通过以丙烯或油彩铺就流动或浓稠的底色后,转而执色粉棒勾勒线条,重构画面。鲁尼探索丰富色调的密度与和谐(或冲突)的融合,对真实空间与自然的隐喻亦会在画面中悄然浮现。
值米切尔百年诞辰之际,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荣幸地将她的作品与鲁尼的绘画同时呈现,并着重展现她们艺术实践中的深刻关联与互文。
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均以全身投入的大幅绘画为特征:米切尔充满动势的笔触与鲁尼在绘画中展示出的身体动态(比如手印),揭示了她们与其作品的亲密联结。
鲁尼对色彩和姿势的运用与其对行为艺术的兴趣,模糊了绘画、装置与现场行动之间的边界,创造了一种沉浸式体验;而米切尔的风景则通过色彩与质感激发了观者的强烈情感反应。展览既是对米切尔开创性创作遗产的致敬,亦是对鲁尼突破边界的艺术创新的呈现,二者共同邀请观众探索抽象与表现主义绘画在过去和当下之间的丰沛感官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