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交火越来越激烈,乌克兰又一处军事要地遭到饱和式轰炸,俄媒已经开始宣传,称泽连斯基的处境“危险”了。战争持续至今,乌克兰还有多少底气能继续打下去?俄媒称泽连斯基处境不妙的根据又是什么?

据俄媒报道,乌克兰的军工核心——位于基辅的安东诺夫航空工厂遭到俄军针对性的轰炸,在饱和式打击下,乌克兰几乎只能被动挨打,更可怕的是,俄军的轰炸不仅在烈度和持续时间上大幅提升,在目标选择上也越来越精准了



俄军的轰炸似乎越来越有针对性

北约军官在哪,俄军就炸哪

此次遭到轰炸的安东诺夫航空工厂,对乌克兰来说是一次双重打击:一方面该工厂是乌克兰军工生产的核心设施,当前乌军无人机和简易巡航导弹大都是从这里生产的。

另一方面,这里还曾是苏联时期规模最大的运输机研发和生产机构,也是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重要的经济支柱,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目标被摧毁,不仅让乌军失去了重要的武器来源,还传递出一种“无法保卫核心资产”的无力感,进一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意志,直接打击了乌军的心理防线。

更重要的是,据外媒的报道,当时该工厂还有大量来自北约的军官和技术人员,此次袭击可能导致大量外国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丧生,对北约和乌克兰之间的合作,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且回顾一下近期俄军的轰炸行动,不难发现基本都是围绕着北约军官展开的,比如此前针对苏梅市乌军事指挥人员的会议地点的轰炸中,俄军就用2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进行了精准的轰炸。



北约教官成为俄军的主要目标

再比如根据乌克兰媒体的报道,在1个多月前,俄军对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处乌军训练场的打击中,至少杀死了上百名乌克兰士兵和至少30名北约教官。

可以说,现在的俄军找目标似乎有一个规律:北约军官走到哪,俄军就炸到哪,针对性非常强。

北约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随着战争持续时间延长,国内民众对于援助乌克兰的热情逐渐降温。

更关键的是,俄媒宣称在工厂内有大量的北约教官和技术人员死亡,这一信息如果属实,将使北约各国政府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尤其是那些派遣本国士兵参与训练任务的国家。



安东诺夫航空工厂对乌克兰有重要意义

俄媒宣称乌军内部正在酝酿“兵变”

当然,相比于北约国家来说,乌克兰受到的压力肯定更大,甚至有俄媒报道,称乌军的精锐部队——第95空突旅的部分士兵,正在酝酿一场进入基辅,推翻泽连斯基的兵变

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尚未得到证实,不过乌军之中对泽连斯基政府存在怨言,倒是有不少相关的报道。

在过去的3年中,泽连斯基政府严重低估俄军实力,并未能有效协调国内外资源以应对复杂局势。

比如站在现在的角度,回看乌军攻占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已经可以说这是一记昏招,为了泽连斯基政府在国际上获得支持,白白消耗了大批乌军精锐部队,还波及了乌东战场的防线,实属得不偿失。

此外,尽管得到了大量国际援助,但乌军前线部队仍经常抱怨弹药、食品及医疗物资短缺问题严重,就连泽连斯基本人都抱怨美国给的援助,根本没有那么多

频繁的失败以及缺乏明确胜利前景,都使得乌克兰前线士兵逐渐失去信心,再加上俄军似乎越打越猛的趋势,负面情绪会迅速在乌克兰内部蔓延开来。

最让乌军“破防”的,可能还是泽连斯基最近表示,乌克兰问题会以外交方式解决,这使得乌军坚持至今的战斗,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按照乌克兰当前的处境来看,这场战争就不应该发生。



美国的援助有不少水分

泽连斯基在这个过程中,过多地受到西方顾问的影响,在制定战术方案时过于迎合盟友需求,而忽视了实际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军想要发动“兵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泽连斯基的确有着“位置不稳”的风险

俄方正同时在两个战场上推进

不过话虽如此,这个说法毕竟只是俄罗斯媒体的“一家之言”,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有一件事是值得重视的,那就是俄方正同时在正面战场和舆论战场推进

一方面,通过精确打击安东诺夫航空工厂、乌军训练基地等重要目标,俄军展现了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和情报收集能力。

期间,俄军利用卫星和无人机侦察锁定关键节点,再通过“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具备极高的杀伤效率,短时间内即可瘫痪敌方基础设施,每一次成功的打击都进一步动摇了乌军及其盟友的信心。

这种战术不仅能够有效削弱对手战斗力,还能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无论敌人在哪里集结力量,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报复。

另一方面,除了军事层面的胜利外,俄方还越来越善于利用媒体,塑造有利于己方的形象并瓦解对方阵营内部团结

此外,俄方可能故意散布虚假信息,如夸大己方战果或渲染敌方内部矛盾,以此达到、削弱敌方士气、离间盟友关系、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等多个目的。



泽连斯基的地位确实有不稳的风险

俄乌战局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占据优势的俄方显然已经开始为谈判提前做准备了,如果俄方能够顺利取得军事和舆论双重胜利,就能在领土划分、停火条件、瓦解乌克兰背后的支持网等多个问题上,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总体而言,俄军之所以能够主动采取更加灵活的战术,还是因为硬扛住了北约的深度介入,撑到了特朗普上台,等到了转机

随着美国的态度开始摇摆,其他北约国家也立刻感到了危机,虽然表面上还在“坚定支持乌克兰”,背地里已经开始为战后如何面对俄罗斯的威胁早做打算。

至于本就在实力上和俄罗斯有较大差距的乌克兰,在失去北约的支持后,立刻暴露出各种问题来,但对于这个局面,乌方注定只能独自面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