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官方媒体报道,伊朗和美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间接谈判,双方会后均有积极表态,并约定近期举行下一轮会谈。美伊谈判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伊核协议——201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了这份协议,此后美伊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一度濒临直接冲突。而在将近7年后,双方代表团来到了马斯喀特,这也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伊两国之间的首次正式谈判。虽然首轮会谈后双方都有积极表态,但美国和伊朗要达成协议仍困难重重。

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第一任期推动的中东政策得以重启,其核心有二:一是继续推动以色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和解,二是继续对伊朗“极限施压”,尤其是遏制其核计划。在加沙冲突反复的情况下,沙特等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接触被按下暂停键。而受叙利亚政局剧变影响,伊朗近年来在中东持续扩展影响力之势遇挫,特朗普似乎看到了“以压促谈”机会。特朗普上台后,立即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近期,美军又在加紧向中东地区调派兵力。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美国伊朗首轮会谈结束后,美防长赫格塞思向伊朗发出威胁,如果谈判失败,美军已准备好确保伊朗永远不会拥有核武器。赫格塞思说这样的话,是因为这次谈判没有谈拢吗?并不是,会谈后美伊双方都表示阿曼谈判“有建设性”,是双方“迈出的良好一步”。但赫格塞思还是强调,如果最终谈判结果不尽如人意,美军就用使用军事手段,来防止伊朗拥核。所以,从更深层次来讲,美国现在对伊朗下手,其实是为了彻底打断中东反美势力的脊梁骨。

伊朗核问题为何产生,美国对此心知肚明。2015年的时候,伊朗核协议达成,伊朗同意限制核活动以换取制裁解除。然后特朗普1.0时代,就单方面退出了这个协议并且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导致伊核协议破产。随着美国政府持续对伊朗施加压力,伊朗为了安全,又恢复了核活动。伊朗多次要求美国解除制裁,停止对伊朗的敌对活动,然而美国政府的持续高压,使得伊朗节节突破了核协议的条款。



美国航母(资料图)

美国的谈判可能只是缓兵之计,美军一边与伊朗周旋,一边在中东密集调兵。6 架 B-2 隐形轰炸机部署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杜鲁门” 号和 “卡尔・文森” 号双航母战斗群在红海待命,“萨德” 反导系统也紧急驰援以色列。很显然,美军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即使是不发动地面战争,也要最大程度摧毁伊朗的核设施。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有底气提前放话,谈不拢就开打。而另一边,伊朗也不是什么任人宰割的家伙,对美国可能发动的打击,也早早做出了应对。

在这次间接谈判下,美伊双方之间的火药味就很重。早在没定下谈判的时候,特朗普政府曾威胁称,若伊朗拒绝接受新核协议,将对其发动空袭。之后,就算美伊双方定下了要举行谈判,特朗普还在坚持谈判是“直接谈判”,想以此强调伊朗对美国的妥协,压上伊朗一头。特朗普还对记者说过,他希望伊朗成为一个伟大繁荣的国家,但“他们不能拥有核武器”。然而,眼见第二阶段的谈判就要来了,白宫却再次犯了“老毛病”。也不说什么“重要一步”了,直接重启特朗普的老一套方法:先施压后谈判。



哈梅内伊(资料图)

在近日会谈中,主要就德黑兰核计划及美国可能放宽制裁进行深入交流。在长达2个半小时的会谈中,美伊双方“唇枪舌战”。会议结束后,伊朗外长向媒体表示双方谈判“富有建设性”,特朗普在当天会议结束后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与德黑兰的谈判”进展顺利,同时双方将定于近期召开第二次会议。不过看似“风平浪静”的谈判之下,实则“暗流涌动”,美伊虽坐到谈判桌前,但双方的立场分歧并未消弭,美方依旧坚持要求伊朗放弃核计划,伊朗却一直在强调核活动的和平性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