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蒙古香
走进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镇巴彦胡硕嘎查非遗蒙古香制香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醇厚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香料世界。蒙古香制香厂传承人田漠南从小就跟随长辈学习蒙古香的制作技艺,对每一道工序都烂熟于心,他拿起一块精心挑选的香材,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虔诚。檀香、柏木、丁香……各式各样的香料整齐摆放,静静等待着被赋予新的价值。
代代传承
“我在这里跟随爷爷和父亲一起制作蒙古香,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制作蒙古香。我家祖上从1675年开始给达尔罕亲王府固伦端敏公主制香,一代又一代传承,到我是第十二代制香人。”田漠南说。
一缕缕从传统技艺中诞生的袅袅香韵,不仅是嗅觉的盛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载体,让古老技艺在时光中绵延不绝,香韵飘散。
蒙古香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用108种原材料相互搭配,可以做出154种香。2014年,蒙古香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被列入通辽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制香技艺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机械化生产的香烛充斥市场,年轻人对传统技艺失去兴趣,许多制香世家相继改行。作为蒙古香第十二代传承人,田漠南选择在创新中坚守,精心研制,推出了大量传统与创新结合的蒙古香产品。
1
2
“为了将蒙古香更好地传承下去,现在有4名学徒跟随我一起学习蒙古香制作的技艺,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跟随现代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改良。”田漠南说。
蒙古香的制作过程烦琐而精细,需经过选料、晾晒、研磨、调配、制香、晾晒成型等多道工序。各种香粉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天然植物香料和药材,让不同香味相互交融、彼此映衬。这不仅赋予了蒙古香独特的芬芳,更使其具有了驱虫、安神等功效。2020年,蒙古香制香厂入选市级非遗工坊,田漠南非遗课堂里的学员也越来越多。
“我从2022年开始学习制作蒙古香,我对蒙古香的制作特别感兴趣,我跟随传承人好好学习这门非遗技艺,让蒙古香制作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学徒范成龙说。
随着蒙古香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国内多家旅游景区把蒙古香作为特贡香进行贴牌销售,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蒙古香。在文化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对于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纪念品、伴手礼需求旺盛。蒙古香作为独具蒙古族特色的产品,逐渐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可观的销售收入。
“我们的蒙古香现在有线上和线下两种销售模式。线上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广州,出口到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香道文化,它帮助人们热爱生活、感悟人生。我会继续将蒙古香做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的蒙古香,让蒙古香飘得越来越远。”田漠南说。
原标题:科左中旗:非遗蒙古香 传承民族韵味
来源 │通辽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