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大运河之上,有座江北水上古城,这就是聊城古城。



聊城古城又称东昌府,北接幽燕、南连江淮、西通中原、东望泰岱,历来是通达扼要之地。明清时期,因大运河漕运繁荣兴盛400余年,为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

聊城古城又名凤凰城,坐落在东昌湖中间,始建于北宋时期,初为土城,明洪武五年改筑为砖城。古城内明清古建筑群密布,至今仍然保持着大运河商埠的风土人情,是行走大运河不可或缺的打卡地。



那么聊城古城有哪些必打卡景点呢?

光岳楼

聊城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光岳楼,又名东昌楼,即是古楼,与黄鹤楼、岳阳楼等齐名,同列中国十大名楼之列。



650岁的光岳楼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不仅悬乾隆御题的“光岳楼”匾,康熙御题的“神光钟暎”匾,它还是乾隆的行宫,翰墨书香味浓厚的光岳楼妥妥的聊城必游第一名。

铁塔

有人说,聊城三宝,铁塔为尊。聊城铁塔又名隆兴寺铁塔,是我国现存不多的铁石建筑,为中国六大古铁塔之一。



聊城铁塔几乎与古城同寿,为聊城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宋金时期,通高15.5米,石座铁身,浑然一体,蔚为壮观。铁铸塔身工艺古朴奇巧,石座浮雕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尽显古代工匠技艺之精妙。

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古运河之滨,是聊城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是聊城最能承载运河古韵的古建筑群,为我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尤其是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会馆三绝,木雕被誉为镇馆之宝。

古城墙

既然到了古城,城墙是必然要看看的。



时光流转,城墙的砖瓦抵御不了岁月的侵蚀,古城的城墙大多已经消失,唯有东门和西北角楼处还有遗迹残存。但古城复建了三座城门,分别西门清远门、南门正德门和北门的宣威门,城门巍峨高大,登城楼又可俯瞰水上古城全景。

卫仓

古城楼东大街上有一处古建筑群,这就是卫仓遗址。



聊城明清时期是军事要地,战略地位很重要。明洪武四年,这里设立了平山卫建指挥使司,宣德五年又增设了东昌卫,用以扩大粮食运输和军马养殖,养牧的军马数量一度达到了五万匹。这些军马和粮草都储存在东昌府驻军的平山卫仓库中,即我们所说的“卫仓”。



古代的兵粮文化,这里可以让你眼界大开!

七贤祠

聊城古城西门内,有一座七贤祠。祠内供奉着王道、穆孔晖、孟秋,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赵维新等七位贤良。七贤祠遵循明清官式建筑规范。



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仰贤堂为主体,左右羊明祠和心学馆,青砖灰瓦,飞檐起脊,仙人走兽、油漆彩绘,空间开合穿插有序,建筑勾连错落适度,体现着明清官式建筑风貌之美。

摩天轮

古城南门外有一聊城地标“水城之眼”摩天轮,乘坐摩天轮可以一览水城全貌。当然也可以乘船环游东昌湖,穿越千年风云,感受大运河的不朽神韵!



聊城古城,真正的江北水城,城内古迹众多,除了上述景点,还有海源阁、聊城署衙、聊城文庙等,如果还有什么推荐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