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新津区联合主办的“解码宝墩:对话古今,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4月18日在宝墩古城遗址举行。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聚焦全球性灾害与冲突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灾害巨变时的智慧和经验,旨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与存续。
古蜀先民在宝墩文化时期修筑城墙抵御洪水,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见证;而当下宝墩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正体现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国际古迹遗址日,考古专家带领公众一起走进宝墩古城遗址,在稻田与古城墙间,解码成都平原早期人类聚落,触摸华夏文明起源重要一元。
此次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不仅拉近了考古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让参与者在感知考古工作魅力的同时,生发出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物和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在自然灾害这场永恒话题中,文明存续的密码或许就藏在宝墩古城城墙的土层中。
编辑: 彭晔
通讯员: 尹瑞麟
责编: 冷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