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信吗?在浙江金华永康市的西溪镇,竟然发生了副镇长带人当街殴打村民的事!被打的吕先生头部、面部多处受伤,嘴部鲜血直流,在医院住了整整26天。好好的为啥动手打人?这事还得从老房拆建的纠纷说起。



事情发生在吕先生去镇上咨询老房拆建事宜的那天。他开车回家路上,突然遇到副镇长王雨果带着几个工作人员拦在面前。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几个人就强行把他拖下车,抢走了手机和车钥匙。吕先生回忆说,当时对方一句话都没说清楚,上来就推搡,接着五六个人围着他连续打了十几拳,拳头雨点般落在头上、脸上,他只能抱着头蜷缩在地上,嘴里很快尝到了血腥味。打了一阵后,他们把吕先生拉上车,说是“去镇里说清楚”。路上吕先生吓得直冒冷汗,借口要上厕所才趁机逃脱,一路跌跌撞撞跑回了家。当晚他就觉得头晕恶心,赶紧去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结果是头部、胸部损伤,身上多处挫伤,这一住就是大半个月。



原来,吕先生家2021年盖房时,因为采光问题和邻居闹了矛盾,邻居举报他家违建,镇政府介入协调后,双方的积怨一直没解开。没想到这次咨询拆建事宜,直接让矛盾激化到了动手打人的地步。更让人不解的是,吕先生报警后,派出所却说这事归纪委管,让他找纪委反映。当某新闻记者想采访涉事副镇长时,对方直接拒绝,问当地书记,也只说在调查核实,事情卡在这里没了下文。

消息传到网上,评论区直接炸了锅。大部分网友气得不行:“副镇长是人民公仆还是土霸王?手中权力是让你打人的?”有网友翻出法理常识:“打架斗殴归派出所管,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怎么到了副镇长这儿就‘特殊化’了?难道真像老话说的‘官官相护’?”还有人晒出身边经历:“我们村的干部也是这样,稍微问两句就摆官威,好像老百姓欠他的,这种人根本不配当干部!”



当然也有少数理性声音:“事情肯定有前因后果,但不管啥理由,公职人员动手打人就是违法。有矛盾可以走法律途径,动手算什么本事?”但更多人还是被“归纪委管”这句话戳了心窝:“普通老百姓被打,第一反应就是找警察,现在却说不归派出所管,这不是寒人心吗?要是每个官员都能随便动手,那老百姓还能指望谁?”有网友直接类比:“要是普通人打架,派出所早把人带走了,怎么到了公职人员这儿,处理流程就不一样了?法治社会可不能搞‘双重标准’!”

还有不少评论直指基层治理的痛点:“有些干部把‘为人民服务’变成‘管人民服软’,手里有点权力就嚣张,根本没把老百姓当回事。”“这次是打人,下次是不是敢更过分?不严惩的话,以后基层干部谁还把法律放眼里?”甚至有网友翻出旧闻:“之前某地村干部打人被轻描淡写处理,结果老百姓心寒,这种例子太多了,必须借这事立个规矩!”

说实在的,看完这事心里挺不是滋味。副镇长作为基层领导,本应是协调矛盾的“和事佬”,怎么反倒成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就算村民在拆建中有不当之处,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动手打人算哪门子执法?更关键的是,报警后派出所踢皮球说“归纪委管”,这波操作让人看不懂——打架斗殴明明是治安案件,为啥要绕道纪委?是真有特殊规定,还是想大事化小?如果连最基本的执法公正都做不到,老百姓还能信任谁?



这事最扎眼的就是“权力任性”四个字。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形象,要是把手中权力当成耍威风的工具,把百姓诉求当成麻烦事,甚至用暴力解决问题,那就是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现在事情闹大了,舆论盯着、法律等着,必须给公众一个清楚的交代:打人者该承担什么责任,相关部门有没有包庇纵容,后续怎么避免类似事件。法治社会容不得“官大一级压死人”,就算是芝麻官,也得在法律框架里办事,不然位子坐得再高,也得摔下来。希望这事别“调查核实”就没了下文,真正让老百姓看到: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权力之上,还有公平正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