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熊猫的家园,也是创意的热土。
作为一次全球熊猫爱好者共同参与的盛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自去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熊猫创意热潮”。目前,本次大赛已经圆满完成了作品征集和初评等环节,已选出210件入围作品。而五大门类和两个特别奖项,将由专家评委进行最终的线下终评,并在4月22日揭晓。
在此之前,有一项特别奖项,要交给喜爱大熊猫文创的网友们来决定,这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最佳人气作品”奖项评选。在投票期间,我们还将与部分入围者对话,看看他们对熊猫文化创意的独到理解。
今天,我们对话入围“最佳绘画作品”的参赛者——北京80后画家苏大友。
苏大友是一名常住北京的80后画家、概念设计师,在去年从网络上得知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的消息后,便动了心:“我非常喜欢大熊猫,熊猫憨态可掬,很可爱。”巧合的是,他刚好创作了以熊猫为主题的画作《待在熊猫里》,“熊猫是可爱的,与之相搭配的孩子也是可爱的,整个画作比较温馨、有趣。”
在作品中,胖乎乎的小朋友穿着毛茸茸的熊猫服装,大脑袋上还戴着熊猫头部造型的帽子,远远看上去,熊猫和胖小子似乎成了一体,两者的巧妙结合让画作既纯真又讨喜。
苏大友作品《待在熊猫里》
“我是一名熊猫迷,经常会在网上刷熊猫的视频、直播。”让苏大友印象最深的是熊猫和饲养员的互动会让他感受到温暖,就像是家人一般。饲养员在给熊猫喂食后,熊猫会蹭到饲养员身上,有时还会站起来叉着腰。在创作关于熊猫的作品时,苏大友脑海里也一直浮现很多有关熊猫的温馨画面。
苏大友
多年来,苏大友参加过不少艺术类的比赛、活动,但在他看来,熊猫文创大赛的特点在于聚焦熊猫——根据这一受到世界关注的IP来进行各种门类的创作。同时,这是一次覆盖全世界,以熊猫为沟通桥梁进行文化、文创的交流。苏大友还提到,大赛另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和产业的结合,优秀的作品有希望进行市场化的开发和孵化。
“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和一些品牌联动进行推广。”苏大友称,他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实践,比如将他自己创作的画作、图案进行文创开发——自己找厂家生产,自己去市集销售,但这种方式的规模较低,产量不高,推广效果不好,“我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让更多、更好的熊猫文创被看到,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非遗和熊猫文化相结合,让全球看到中国的大熊猫文化和非遗魅力。”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