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海外布局的港口,作为国家至关重要的资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觊觎。如今,一些势力或是妄图强迫中方强制出售,或是意图推翻原有政策,这般行径,已然近乎明火执仗的抢夺。而这背后,老美已经开启对我们的明抢了,其种种动作,无不彰显出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
今年 4 月,三件事接踵而至,犹如紧密相扣的链条,步步紧逼,局势愈发紧张。
李嘉诚港口交易:迷雾背后的隐忧
首当其冲的,是李嘉诚出售港口的交易细节浮出水面。此前,这一事件便已掀起轩然大波,如今其具体操作终于明晰。
此次出售涉及 43 座港口,意大利航运巨头阿蓬特一举购入 41 座,而美国贝莱德仅拿下巴拿马运河上两个港口 51% 的股份,余下 49% 的股份同样归属意大利人。不难看出,贝莱德以极小的代价,便掌控了巴拿马运河上这两个关键港口,其角色宛如 “白手套”。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港口的出售价格着实低廉。通常评估港口价值,会采用 “息税折旧前利润” 这一指标,港口行业平均为 20 倍,然而这 43 座港口的价格仅为 13 倍,相当于李家在这笔交易中打了六五折。至于他们是自愿为之,还是迫于巨大压力,目前仍不得而知。
鉴于巴拿马运河上这两个港口的极端重要性,我国已针对这笔交易启动反垄断调查。当下,我国 60% 的进口石油与进口大豆运输都依赖这条运河,一旦美国掌控这些港口,中国航运将面临严峻威胁,诸多隐患令人担忧:其一,高额收费几乎不可避免,美国有人盘算着,中国船只每次进港停靠,要额外收取 15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1000 多万;其二,他们极有可能借助数据监控,掌握中国货物流向;其三,更让人忧心的是,在关键节点,美国或许会以 “运输禁运物资” 为借口,公然胁迫中国船只,重演 1993 年 “银河号” 事件的悲剧,当时 “银河号” 在公海上被美国挟持长达 33 天之久。老美如此行径,无疑是在明抢中国在海外的航运控制权,试图通过掌控关键港口,遏制中国的贸易发展。
钱凯港风波:无端阻挠背后的黑手
紧接着,便是钱凯港的风云突变。为绕开巴拿马运河潜在的风险,经营好秘鲁的钱凯港成为重要举措。中远海运此前成功拿下该港口的独家运营权,并投入 13 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去年 11 月港口方才正式开港。然而,仅仅五个月后,秘鲁便两次出手,试图夺回钱凯港。
先是秘鲁国家港务局提起诉讼,要求取消中远海运的独家经营权,可当初正是他们进行的招标,如今却出尔反尔。而后在 4 月 10 日,又以港口竞争力不足为由,宣称要管控中远的费用支出,中国企业花钱竟需他们批准,这般做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钱凯港对我国意义重大,如今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的大豆玉米,以及从智利、秘鲁进口的铜矿铁矿等,都要经由这个港口运输。通过钱凯港,航程从 40 天大幅缩减至 23 天,且能绕开巴拿马运河,优势显著。巴拿马运河与钱凯港同时遭遇变故,幕后的主导者可谓昭然若揭。老美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见不得中国在此地通过正常商业活动拓展影响力,便在背后怂恿相关国家对中国企业使绊子,这无疑也是明抢的一种隐晦手段,妄图破坏中国在拉美地区辛苦建立的贸易和港口运营成果。
达尔文港危机:霸权阴影下的威胁
同样在 4 月,澳大利亚也对中国的岚桥集团发出威胁,扬言要强制收回达尔文港,甚至宣称 “如不配合将动用国家力量”,直白点说,就是准备出兵接管。
岚桥集团于 2015 年获得达尔文港的运营权,合约期限为 99 年。之后,岚桥投入数十亿资金将港口修缮完善。但这一项目却引发了美国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达尔文港距离美军驻地过近。过去十年间,美国不断从中作梗,2021 年五角大楼更是通过 2.7 亿美元的军事合作项目向澳方施压,要求澳大利亚毁约。
而在澳大利亚国内,5 月份即将迎来大选,反对党领袖达顿竟将没收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所有资产作为竞选口号,民粹主义已然演变成无赖行径。老美为了实现其遏制中国的目的,利用自身影响力,鼓动澳大利亚对中国海外资产下手,这一系列操作,本质上就是借他人之手,行明抢之实,试图破坏中国在海外的资产布局,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
这三件事紧密相连,清晰地反映出一个严峻事实:过去十几年,中国的贸易链与港口链从亚太稳步拓展至南美,始终遵循市场化程序,在港口与矿产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然而,这却引发了美国的极大不满,在其眼中,拉美地区犹如自家后院,容不得他人染指,故而不惜采取流氓手段加以反击。面对如此局面,单纯讲法律已然难以奏效。老美已经开启对我们海外资产的明抢,种种行径令人愤慨。
当下,对于这些海外港口资产,通过法律与外交途径进行保护势在必行。当然,也有人提出建议,除了常规投资举措,或许可考虑成立类似俄罗斯瓦格纳那样的海外雇佣军团,以守护我国的海外资产。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