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563首
原诗
春日家山坡上帖
文/汤养宗
每一次席地而坐,就等于在向谁请安
春日宽大,风轻,草绿,日头香
树木欣荣,衣冠楚楚
而我有病,空病,形单影吊,又无处藏身
无言,无奈,无聊,无趣,像一枚闲章
无处可加盖
草间有鸣虫,大地有减法
坐在家山我已是外乡人,无论踏歌或长啸
抓一把春土,如抓谁的骨灰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汤养宗的诗《春日家山坡上帖》,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欣欣向荣,而诗人自己却略显消极和萎靡。正如诗人所说“我有病”,大概就是心理疾病,这或许就是诗人的通病。诗人用“无言,无奈,无聊,无趣”来形容当下的自己,这已是病得不轻了,时间再长些,也许就抑郁了。从诗人所述可想见其孤独,在写下这诗篇后,或许心境能开阔些。诗人虽然说无言之类的话,但是还是付诸笔端,倾吐于诗歌。在春日这生机盎然的时刻,诗人却是相反的,这鲜明的张力,揭示了生命的复杂和难料。
先看第一句“每一次席地而坐,就等于在向谁请安”,诗人将自己放得如此之低,仿佛生得特别卑微一样,很难想象,诗人是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变故才有如此言语。就这一句,给全诗定下基调。
接着,这两行“春日宽大,风轻,草绿,日头香/树木欣荣,衣冠楚楚”,诗人描写春日的盛景,是那样鲜活、热闹、有感染力,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眼前应该一亮,生命应该更加舒展。然而,诗人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我有病,空病,形单影吊,又无处藏身/无言,无奈,无聊,无趣”,诗人陈述的是一个事实,这说明诗人的状态非常之差,已经接近抑郁的地步了。最后,诗人把自己比作一枚无处可盖的闲章,这一比喻甚是精妙,很有新鲜感。这就是将自己弃置了一样,显得无比可怜似的。也许有人会觉得矫情,那是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再看这句“草间有鸣虫,大地有减法”,前一句好理解,而大地有减法就显得耐人寻味了,这个减具体是减什么呢?也许是指生命的逝去,或者一切衰减的东西。意喻一种自然法则。接着,诗人写自虽坐在家山却已是外乡人,这一矛盾的表述,显然是诗人心理感受的反映。不然,不会无缘无故对家乡进行否定。也许是生存环境带来的压抑或无力感,这显然是一种悲剧。诗人说“无论踏歌或长啸”,仿佛是在说,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现状了一样,显得悲观。
最后这句“抓一把春土,如抓谁的骨灰”,写得入木三分,或许这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如死灰一样,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受。一切语言都是内在的表现。
从诗艺上来说,这首诗写得还是比较出彩的,让人有触动的地方。从内容及情感传递来看,诗人显得悲观,这与春日的欣欣向荣是两个极端表现,连春日的生机都无法改变诗人内心分毫,这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诗人虽然无言,但是能书写,这也是一种解脱之道。生活不会是绝路,总会给每个人留一个活口。诗人的活口,应该就是诗歌了吧。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汤养宗,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9月27日,福建霞浦人,当过导弹护卫舰的声纳兵。退伍后在一个剧团里写了八年的剧本,后又在县文联坐了八年的班,主要从事诗歌写作。2018年8月,作品《去人间》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往期诗评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 个人诗集出版, 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500篇,72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1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5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