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伊朗了?美国的战略重心,早已完成了转向,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或许还是中国。
在关税大战前,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军航母再次光顾了中东地区,不仅逼近了德黑兰,还与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美国航母在全世界频繁调动)
但等到关税大战以后,美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虽然嘴上威胁依旧不停(如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又多次对伊朗放狠话),还计划将大量部队调到与波斯湾相近的印度洋方向。
但实际上,根据诸多媒体的爆料,这部分印度洋方向的美军,很有可能不会前往中东地区,而是会和太平洋美军一起合作,对中国形成“两面夹击”。
(美国海军)
美国意识到了什么?
美国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地针对中国,答案很简单,中国人实在是太不给特朗普面子了。
在特朗普看来,自己作为超级大国,现在美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据央视报道,美国2024年国际贸易逆差总额为9184亿美元),向全世界增加关税,完全是理直气壮。
特朗普希望以此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化美国的话语权,并迫使世界各国对美让步。
(特朗普希望全世界屈服于美国)
可中国方面,即使美国将中国关税加到125%,中国都没有屈服,甚至还敢将对美关税提高,居然还敢还手,真是“岂有此理”?
特朗普清楚地明白,现在中国已经打响了应对美国美元霸权和贸易霸权的第一枪,如果再不遏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围堵,一方面继续将关税提到145%,另一方面,频繁调兵遣将。
毕竟伊朗对于美国来说,只是小感冒而已,中国反抗美元霸权的举动,才是白宫的心腹大患。
(川普还是想要对抗中国)
美国的遏制战略
那么美国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增加在中国方面的军事存在感。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海军计划于2025年夏季在印太地区举行名为“REFORPAC”的演习。
据了解,此次演习为期两周,旨在通过压力测试研究大规模联合作战的实施方法。
(美国海军)
对此,美国海军中将迈克尔·博伊尔表示,新演习方式“涵盖联合部队且前瞻性极强”,这是因为,此次演习的核心目标,是为“2040年和2050年的作战需求储备各类能力”。
而在整个印太地区,值得美国海军如此大张旗鼓演练备战的假想敌只有一个——中国。
无独有偶,2025年2月,美国空军联合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友举行了“竹鹰25-1”军事演习。
虽然此次演习名称颇具文艺气息,但重点演练内容却极具实战性。其中一项科目为,当主要军事基地被摧毁后,美国空军战机利用太平洋地区星罗棋布的岛屿搭建临时机场,开展空中游击作战。
而在整个西太平洋地区,有能力针对美国空军军事基地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国家,同样只有中国一家。美国“竹鹰25-1”演习的假想敌目标就差直接报中国的身份证号了。
(美国空军)
然而,无论是此类海军演习还是空军演习,都印证了一个事实:仅从太平洋一侧来看,美国军事力量在对抗中国方面已渐显力不从心。
例如,迈克尔·博伊尔认为战争可能在2040年或2050年爆发,美国在2025年就开始准备15年后甚至25年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也不知道是应该夸一句未雨绸缪,还是说一声杞人忧天?
而美国空军那边,如果不是对己方空军基地严重缺乏自信的话,也断不可能进行如此的空中游击作战演练。
那么既然整个太平洋美军都对自己的作战能力缺乏自信的话,那美国在太平洋以外,引入新的武装力量,应对这一复杂局面已成定局。
(美军士兵)
美国的印太布局
从地理上来看,这个力量最大可能就是印度洋的美军。
印太合流的军事操作从2018年便已经开始,该年5月30日,美军正式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美国人清楚地明白,随着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影响力的增强,美国认为原有的“太平洋司令部”名称已无法准确反映其战略覆盖范围。
所以,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层不仅更改了“太平洋司令部”的名称,还扩大了该司令部的覆盖范围(可以统辖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绝大部分美军力量)。
(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徽章)
美军高层多次强调“印太”地区的重要性,认为印度洋和太平洋在战略上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美国必须要在保持太平洋地区军力的同时,增加印度洋方面的储备力量,这样才能及时保证在整个战区的军事活力。
(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
而在战区更名后,驻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美军明显加强了与周边盟友的联动。
就比如马拉巴尔军演,该军演始于1992年,原本是美国海军和印度海军的双边合作演习,但在2015年和2020年的时候,日本和澳大利亚先后加入,并从2021年起开始常态化。
美日两国均为太平洋国家,印度为印度洋国家,而澳大利亚更是地跨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海域。单从这参演四国的地理位置来看,很明显,美国就是通过四国协同,强化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军事威慑链。
(马拉巴尔军演现场)
而与此同时,美日印澳还联合组建了“四边机制”(QUAD)海上安全合作项目,2021年将其提升至部长级对话,并启动“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共享中国舰船动向,计划在印度洋部署无人机,与太平洋方向的侦察体系联动,意图构建对华“C型包围圈”。
(美日印澳)
到了2025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美国军队多次与盟友在南中国海地区活动。考虑到南中国海恰好是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汇处,而两洋交汇的马六甲海峡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挟两大洋的军力对中国步步紧逼的态势,已是昭然若揭。
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印度洋地区的美军实力较太平洋美军有限,且相当一部分兵力负责中东方向的任务,因此即使太平洋美军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印度洋美军对太平洋美军的支持也会有限。
(中国陆军)
目前,在西太平洋一侧,随着超音速武器和五代机的服役,中国的优势已越发明显。所以,即使美国凭借两大洋的军力进攻中国,中国也有足够的应对措施。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美军要搞大规模联合演习,为将来与中国开战做准备》 2、环球时报《剑指伊朗、胡塞武装?美媒爆:美军一周内向印度洋军事基地出动6架B-2隐形轰炸机》 3、中华网《美媒曝美军要模拟训练“对华战争” 调整联合作战演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