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举行开展仪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上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的首席研究专家廖昌永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卫率领东方乐器博物馆、民乐系师生,以音为媒、以器述史,展现民族团结、和谐美好的氛围。


展现家国情怀

廖昌永携上音师生深情演绎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依托蒙藏学校旧址建成。蒙藏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在该馆东院设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包含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音乐、舞蹈、服饰、医药、文学和手工艺等8个板块,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情境化展演,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共有精神标识。

此次轮展,上海体验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立体呈现上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全面展示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光荣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梦想之城的实践成果,吸引了许多观众。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地,其文化根脉深植红色基因、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交融,更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焕发出独特魅力。在上海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国际大都市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独特的音乐力量。


开展仪式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深情演唱了《灯火里的中国》,感悟家国情怀、激扬雄心壮志,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展现了灯火里的美好生活、奋发图强和生生不息,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融通中西文化

精品乐器讲述海派艺术故事

在上海展首日展出的乐器中,一件上音提琴制作学科创始人、前副院长谭抒真制于1935年的小提琴,吸引了许多观展者的目光,这是目前被公认为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第一把“中国制造”小提琴,由广西南宁华侨实验高中退休教师廖超杰于2020年捐赠。


在上海体验区还有不少民族乐器精品,例如,在首日展出的20世纪70年代制作的圆筒弯龙首二胡,以及81型“十二平均律扬琴”;现代定型的21弦S型筝(配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戴闯设计的尼龙丝钢弦,是中国现代民族乐器改革的成功案例),还有二胡、琵琶、柳琴,等等。


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珍贵音乐文物由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提供。东方乐器博物馆是我国艺术院校中首个乐器博物馆,该馆藏品丰富,拥有馆藏乐器约800余件(套),时间跨越8000多年,包含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乐器。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徐汇区科普基地”,上海高校文化育人联盟成员单位,东方乐器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上海音乐学院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等提供重要支撑。

在东方乐器博物馆为此次上海展精心铺陈的展品中,有丝弦五重奏的使用乐器。


“丝弦五重奏”由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胡登跳于20世纪中叶创立的一种新型民族器乐重奏形式。这种由二胡、柳琴(阮)、扬琴、琵琶、古筝五件各具特色的丝弦乐器互相配合,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小型合奏乐的精髓,又借鉴了西方重奏音乐的创作技巧,精心构建起独树一帜的丝弦五重奏体系,成为传统音乐精髓的凝聚与升华。其作品如《田头练武》《欢乐的夜晚》等,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与情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了独特的艺术力量。


来自上音民乐系琵琶专业的研究生李响、扬琴专业研究生王璐璐、古筝专业大四学生章芷嫣、柳琴专业研究生刘世佳与二胡专业大四学生杜婧蕾默契配合,以精湛的技艺呈现了丝弦五重奏《映山红》,这是由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先生以电影歌曲《闪闪的红星》改编而做,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革命历史背景下的美好景象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春和景明的美丽庭院,上音学生的现场演奏余音袅袅,鲜活地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迷人魅力,同时,也生动展现了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


贡献上音力量

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上海体验区,还有江南戏曲和海派交响的相关展示。



作为江南文化的重镇,上海在江南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沪剧、昆剧、弹词等诸多江南戏曲和曲艺形式在此得到了创新与推广,海派京剧也于此绘就了一段辉煌灿烂的篇章。在办学实践中,上海音乐学院开办少数民族班,充分发挥学校民族联、学生民族文化艺术团,培养了才旦卓玛等多位少数民族卓越的声乐表演艺术家,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援青专家人才汤声声获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等。

以上音人“红色三部曲”《红旗颂》和《梁祝》等为代表的经典交响作品,展现了海派交响“中西融汇、多元并存”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红色音乐文化,也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不仅是展示党的民族工作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单位,上音人以音为媒、以器述史,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上音力量。

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上音党委宣传部、东方乐器博物馆、民乐系、上海高校音乐文化育人联盟

编辑:肖阳

审核:张卓

小音家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