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信息港推出的“2025昆明优质特色中学联展”活动中,24所中学展示了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果。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数理、科技、英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支柱,不仅为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更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全球竞争力。本期,聚焦初中教育的数理特色、科技特色、外语特色,昆明信息港记者采访了办学特色成果显著的部分优质学校校长。

数理特色

01

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初高中贯通式培养

昆明八中长城新城校区



昆明八中长城新城校区执行校长陈超

昆明八中长城新城校区执行校长陈超:

昆明八中长城新城校区于2020年9月落成招生,凭借优异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五华区西北新城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

依托昆明八中教育集团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教师均为昆明八中各校区选调“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各教研组通过“三级四轮”集体备课,实现“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力求“聚焦课堂,轻负高效”,教师课堂内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堂外追求作业效度,设置“处方式”作业,一人一案,保障学校不开设晚自习的情况下,学生能有效完成作业。寒暑假期设置弹性作业,“五一”“国庆”假期免除学有余力学生的作业,保障了学生充分休息的同时留下自主支配的时间,助力发展科学兴趣。新城校区还设有数学CMO先修课程、VR视界、环球视野小雅思、西点烘焙等86门精品选修课,涵盖了学科拓展、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特色课程,培养五育并举的新城学子。

近五年的快速发展,新城校区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数理特色,依托昆明八中教育集团,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初高中贯通式培养。两届初中毕业生中,不乏拔尖创新人才。例如2023届(3)班刘若涵,在2023年升入昆明八中高中部两周后参加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便斩获国家级铜牌,为云南省高一学生之冠,创造了新的历史!2024年他再上征程,参加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斩获国家级银牌。2023届(5)班谢欣冉、(3)班杜睿、(1)班周正宇在2024年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谢欣冉同时还获得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省级二等奖。

昆明八中长城新城校区不断追求卓越,确保每一名新城学子都能实现最大的增值发展。

融入“强基”思维训练,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昆明海亦丰中学



昆明海亦丰中学校长 洪流

昆明海亦丰中学校长洪流:

昆明海亦丰中学以师资与资源为保障,高薪招聘竞赛教练和学科带头人,拥有一支来自全国双一流大学和重点院校的教师团队,其中10余名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他们专业水平高、高度负责、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同时,采用“海亦丰创新课堂”模式,围绕提高学生“学”的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专注力,在全校统一备课、集体教研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数理特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学科竞赛中,近三年来,获数理化竞赛奖项近150人次;学校母昌煦同学以几乎满分的数学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马江慧同学通过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其中在专项计划考试中,数学位列全省第二;在历次省市统测中,学校数理成绩在区里一直位列前列。

未来,昆明海亦丰中学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初高中课程一体化建设,升级数理拓展课程,融入“强基”思维训练,构建"基础+提升+强基"三级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持续深化探索“海亦丰创新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数理兴趣,开展项目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

师资建设+课程优化+实践活动=鲜明的数理特色

昆明光华学校



昆明光华学校校长何元宗

昆明光华学校校长何元宗:

昆明光华学校从师资建设、课程优化、实践活动等三大方面发力,形成鲜明的数理特色。

师资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引进数理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2人。学校定期组织数理教师参加高端学术研讨与教学培训,促进知识更新与教学方法交流,打造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

课程优化方面,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数理拓展课程,如数学建模、物理竞赛培优等校本课程。

实践活动方面,学校采取“低起点、小台阶、生活化、强激励”的策略,设立了各式各样的社团和活动,逐步形成“生活化、趣味化、实用化”的特色。成立了“无人机社团”,让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和电子技术等多个科学领域;“家电物理”,通过拆解旧电器,让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简易机器人”社团,通过零件的使用及组装,让学生逐步认识机器人的设计、功能、制作等;“生活中的化学”社团,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检测(如pH试纸测饮料酸碱性)、配方实验,学习自制肥皂、自制唇膏等;“身边生物学”社团,学习校园植物图鉴制作、微生物培养,学习酸奶制作、泡菜制作等。

近年来,学校众多学生考入顶尖高校数理相关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学考合格率100%,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通过率达100%;学生完成的数理科研小课题《校园节能方案》,被学校采纳实施;数理社团报名人数增加,数理课不再“枯燥”;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数理课程支持率从60%升至80%。

未来,学校还将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发前沿数理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如《数理生活100问》,系统化生活案例;整合社会资源,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引入AI赋能,通过AI学习助手助力学生数理学习。

聚焦数理根基,多维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昆明市西山长水实验中学



昆明市西山长水实验中学执行校长 丁业胜

昆明市西山长水实验中学执行校长丁业胜:

昆明市西山长水实验中学以“强基计划”和学科奥赛为核心抓手,系统性打造数理特色课程。通过分层教学与竞赛辅导相结合,开设数学建模、物理实验探究、化学创新实践等课程,形成“基础—拓展—竞赛”三级培养链。引入项目式学习与小组合作模式,如数学奥赛团队协作解题、物理实验课题研究等,强化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同时,配备4名专职竞赛导师,依托集团资源定期邀请高校专家开展线上讲座与线下集训,确保课程深度与前沿性。

近年来,学校数理教育成效显著,学科竞赛方面,累计32人次获省级及以上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奖项,其中2024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2人斩获一等奖。

科技特色

02

构建三维联动的科技教育模式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校校长罗维希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校校长罗维希:

作为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者,学校继承并发扬西南联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内核,围绕"通才培养"的办学理念,立足科技教育领域,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通过STEAM教育、创客、编程、乐高、无人机等多元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构建了“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三维联动的科技教育模式,整合科学、信息等多学科教师力量,形成专业化的科技教育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机器人编程》《无人机应用》等校本课程,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构建起覆盖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同时,在硬件建设上,建成了"一室多能"的科创空间,创客机器人教室配备Makeblock等智能教具,编程教室引入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这些功能教室既是教学场所,更是学生的创新工坊。

近年来,学校在科技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斩获数十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其中,在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4名学生荣获国赛一等奖;在昆明市第四届“新华杯”学生机器人比赛中,学校代表队斩获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并荣获“机器人项目优秀团体奖”;在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西南大区选拔赛中,获得6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先后被评为官渡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并连续三年蝉联官渡区信息素养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8月,学校实验室被共青团中央正式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标志着科创教育达到国家级标准。学校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赛事中也取得优异成绩,2022-2024年间,学生斩获省级奖项47项,507人次参与各级竞赛。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筹备与国内知名航模和无人机培训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前沿先进的科技课程体系。

科技赋能教育 创新引领未来

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长苏建飞

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长苏建飞: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作为一所注重科技特色教育的学校,始终秉持 “科技赋能成长,创新引领未来”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学校以课程与活动双轮驱动,启迪智慧。

课程方面,学校构建起科技课、航模、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等校本科技课程体系。其中的“雏鹰航空(航模社团)”课,由王福安、张智玲等老师引领学生探索航模,融合多学科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李秋娥、谭莉等老师的“智能机器人”课,基于STEM理念,借创意搭建与逻辑编程,提升学生空间想象等能力;闻光衍老师的“中学生航模”课,涵盖航模知识与试飞体验。

活动方面,学校每年的科技创意集市,为学生提供创意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以赛促学。

2022 - 2024年,学校学生在昆明市中小学航天、车辆、航海模型等比赛中屡获佳绩,硕果累累,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项目,均有出色表现。教师团队实力强劲,王福安、张智玲等老师在“飞向北京,飞向太空”等全国及市级竞赛中,多次荣获优秀辅导奖。2025年学校航模队的2名学生还将代表云南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P3Z-D室内遥控空战项目比赛。

未来,学校计划将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引进高端机器人套件、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邀请专家进校指导,拓宽学生科技视野,持续培育创新人才,在科技特色教育道路上稳步前行。

提升专业素养 拓展教育环境

昆明市盘龙区明致实验中学



昆明市盘龙区明致实验中学校长陈世山

昆明市盘龙区明致实验中学校长陈世山:

昆明市盘龙区明致实验中学是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学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基于“云+端”开展的赋能是教育研究》、地理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STEM教育示范校”。

学校积极参加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诸多国家级、省级比赛中斩获佳绩,学生和老师在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专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学校不断拓展教育环境,积极开展校内外科技教育活动,包括举办科技节及科技研学等,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华为云南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滇池保护治理科普中心、云南民族村民俗调研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

2024年至今,学生共参加了20余项信息科创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50多项,市级奖项50多项,其中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云南省第三届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活动、2024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科学在我身边”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2024年云南省青少年电子制作大赛和昆明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教育学生成果展示活动中,均斩获一等奖。学科教师在各项科创比赛中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全员通过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认证。在盘龙区教书育人岗位建功活动中,信息科技教师团队被授予优秀团队称号,孔佑彪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云南省青少年电子制作大赛、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等多个赛项授予学校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未来,学校还将继续开展并完善品牌科普活动、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践中去,积极推进专家进校园活动,同时,利用学校特殊地理位置优势,与附近的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普教育。

构建“中学—高校—军队”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昆明呈贡长水实验中学



昆明呈贡长水实验中学执行校长于文海

昆明呈贡长水实验中学执行校长于文海:

呈贡长水中学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教育,依托学校作为“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的优势,建立与火箭军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军招飞局、昆明理工大学航空学院等的常态化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一套涵盖信息技术、编程、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中学—高校—军队”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学校设有科技实验室,配备尖端设备,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实践舞台。学校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定期举办艺术科技展、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潜能,逐步塑造了学校鲜明的科技特色。学校先后荣获“空军招飞学员优质生源基地”“蔚蓝航空飞行员选拔基地”等荣誉称号;学生在第四届(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荣获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省级区域赛二等奖2人、优秀指导教师1人;在第二届昆明市呈贡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斩获了一等奖2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4人、优秀奖2人。

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前沿科技课程和顶尖专家资源,不断优化创新科技实验室,提升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如科技夏令营、科技研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科技特色,为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外语特色

03

多维度举措形成鲜明外语特色

海青外国语实验学校



海青外国语实验学校总校长韩清寨

海青外国语实验学校总校长韩清寨:

海青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多维度举措,形成鲜明的外语特色。

师资培养上,采取“线上+线下”模式,通过学科研修、骨干教师交流、专家指导及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提升专业能力,并参与国内外高规格培训。

课程体系上,以小班精英教学为核心,每周不少于10学时英文浸入式学习,辅以法语、泰语等多语言环境,强化双语教学。

学生活动注重实践与创新,设计分层作业,并开展特色活动如模拟联合国、外语风采竞赛、“海青之声”音乐会等,融合学科素养与国际视野培养。

合作交流方面,通过校际参访、联合教研及国际认证,如伦敦三一学院考点、TESOL示范基地、全国示范性外国语学校等,拓宽教育资源。

学校自主研发英语班级绘本、推广小组合作模式,将新课标理念与“五项管理”结合,形成“常规+特色”并重的育人体系,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的学生。

近年来,学校凭借卓越而鲜明的外语教育特色赢得了广泛认可,成为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云南唯一指定考点(过级率超95%),并获评北京外国语大学“未来外交官人才培养基地”及“北外模拟联合国成员校”。

海青学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未来外交官”英语风采展示中包揽金、银、铜奖,赵海艺同学亮相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

学校不断创新实践,自主研发英语班级绘本,打造“海青之声”音乐会、外语配音赛、外语思维素养等品牌活动,强化跨文化素养。凭借强大的教研实力,学校入选全国示范性外国语学校及美国TESOL全美语教学示范基地,教研成果覆盖分层作业设计、大单元教学实践、跨学科融合课程等,完成3项区级课题。

未来,学校还将更积极投身于教育国际化,搭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增设热门小语种,推进数字化教学;借AI、大数据打造个性化平台;开展国际化交流,与海外院校合作,以权威认证、师生共进、创新实践为核心,持续领航外语教育。

构建多元化英语课程体系

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



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校长卢艳

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校长卢艳:

昆明龙泉育才学校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在理念引领、师资保障、课程创新和教学变革下蓬勃发展,近年来实现了显著飞跃。

首先,学校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石,注重开发潜能,强调每位教师都应具备专业素养和爱心、责任心、耐心及细心,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潜力。初中阶段的学生语言习得能力较强,只要正确引导,就能显著提高学业成绩。

其次,学校构建多元化英语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夯实语言基础,特色课程拓展文化视野,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如英语戏剧课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英语魅力,英语文化节让学生领略多元文化,将传统的“纸面英语”转变为“会听、能说、能读、能写”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学校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一次次进步,逐步实现质的飞跃,多名教师和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同时,学校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阅读与写作能力训练等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形成了“提质扩优”的教学特色,不仅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想了解更多

昆明优质中校的办学特色

即可观展看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