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瑞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里,99岁的刘奶奶坐在轮椅上,头发花白,眼神却异常清亮。家属眼底满是迟疑和担忧。
第一次见面时,她的情况很不好。几个月来,刘奶奶反复呕血,吃不下饭,体重掉得厉害。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医院,答案却如出一辙:“年纪太大,不好做啊。”
不做手术,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人渐渐虚弱下去;若是做了,99岁的年纪,谁又敢担保她下得了手术台?
查完胃镜,消化内科张敏敏医生的心凉了半截。
镜头下的胃窦区,长着一个巨大的肿瘤,死死堵住了通往十二指肠的出口,食物无法通过,只能往回返流。老太太脸色苍白得像纸,一米六的身高,体重只剩下70多斤。
医学上,这被叫做“幽门梗阻”,食物吃了全堵在胃里。内镜还发现,肿瘤伴有出血,难怪老奶奶除了消瘦还脸色苍白…
活了一个世纪的老奶奶哪里听得懂复杂的医学术语,她轻轻拉着孙女的手:“奶奶没事,奶奶还能再等等。”
一瞬间,张敏敏医生鼻子竟有些发酸。对一位百岁老人而言,这可能就是她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二
思来想去,家属选择相信瑞金医院,相信瑞金医院这座综合性医院的多学科合作实力。刘奶奶入院后,消化内科立刻组织了全院会诊。普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放射介入科等多个科室医生轮番登场,反复讨论。消化内科刘磊医生积极协调各科室,为老太太的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术前,老太太的血色素低到只有4克/分升出头,消化内科迅速启动输血治疗,将她的血色素提到了勉强能承受手术的7克/分升。
为了降低术中及术后发生肺栓塞的概率、保证手术安全,放射介入科周瑜医生术前为老太太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
术前谈话那天,老太太的孙女,一个30多岁的年轻姑娘,轻声说道:“奶奶如今这样受罪,我们实在不忍心放弃……”当天,外科、内科团队与医务处一起,和患方进行了长谈,把风险利害一一进行了分析。
因为,大家深知,此时此刻,家属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生的判断,更是一份信心和温暖。
“手术可以做,但要我们多学科紧密协作。”普外科金佳斌主任医师坚定的话语,给大伙打了一针强心药。
手术当天,所有人严阵以待。
手术开始时,金佳斌医生稳稳握住手术刀,迅速划开老人腹部,准确探查腹腔。“情况确实严重”,他向团队说道,“肿瘤已经几乎完全堵塞了胃窦的出口,几乎要累及胰头十二指肠了。”
随后,整个团队如同精密的仪器般协同工作,切除肿瘤、胃肠吻合、缝合止血……手术的每一步都如高空走钢丝般紧张,但金佳斌医生眼神和动作始终保持稳定。
一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金佳斌医生长舒一口气:“手术很顺利,这位老太太真了不起!”
整个团队都松了一口气,这场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终于成功!
三
术后,老太太的恢复比预想中顺利。她渐渐能喝流食、翻身,甚至在医护的帮助下逐渐下床。
出院后,逢年过节,孙女便向金医生发来一张老太太过生日时的照片,以示感谢。
“老年胃癌常披着‘消化不良’的外衣。”张敏敏指着病例资料分析道,“早期症状如腹痛、食欲减退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呕血、黑便,多已进入晚期。”她呼吁45岁以上人群定期胃肠镜检查,“早发现,甚至能通过微创手术根治”。
普外科金佳斌医生补充道:“高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关键在于术前的充分准备、科学的手术方案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百岁老人做胃癌手术,那咋啦?看,这不就成功了吗!
门诊时间
消化内科 张敏敏主任医师
总院 周二、周三上午
国际医疗部 周四上午
普外科 金佳斌主任医师
总院 周日上午
放射介入科 肿瘤消融与血管介入专病
总院 周一下午
欢迎转发点赞
撰文:张子晴